文言反训词30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反训词 30 例 在文言文中 ,有这样一些十分有趣的词 ,它们在不同的 语境中 ,却能表现出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来。 在解释这类词的 意义时 ,就不能顺着原来词义的近似方面去引申 ,只能从原有 词义的反面去解释。 这种现象 ,就是训诂学上所说的 “反训”, 这类词就叫“反训词” 。下面举 30 个这种反训词的例子。 【报】①报恩报答义。 如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 《诗经?木瓜》 “信谓漂母曰 : ‘吾必重报母。’”――《汉书 ? 韩信传》②判罪、治裁义。如 : “楚有直躬 ,其父窃羊 ,而 ?]之 吏。令尹曰 : ‘杀之! ’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 ,报而罪之。 ”―― 《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报 ,君为流涕。 ”――《韩非子 ?五 蠹》③报复、报仇义。如 : “自王以下 ,欲求报其父仇 ,莫能 得。”――《史记 ?魏公子列传》 【泛】①漂浮义 ,引申为乘船。如 : “尝贻余核舟一 ,盖大 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 下。”――《前赤壁赋》②通“ ? ”(fěng),倾覆、翻覆义。如 : “大命将泛 ,莫之拯救。 ”――《论积贮疏》 “夫泛驾之马 ,?弛 之士 ,亦在御之而已。 ”――《汉书 ?武帝纪》 【仇】①仇敌、怨恨义。如 : “古人有言曰 :抚我则生 ,虐 我则仇。”――《尚书 ?泰誓》 “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 《史记?秦始皇本纪》②伴侣、配偶义。如 : “赳赳武夫 ,公侯 好仇。”――《诗经 ?兔?D》“结发辞严亲 ,来为君子仇。 ”―― 《浮萍篇》“谓之如此淑女 ,方可为君子之仇匹。 ”――《朱子 语类》 【从】①跟随义。如 : “吾从而师之。”――《师说》 “禹 避舜之子于阳城 ,天下之民从之。 ”――《孟子 ?万章上》②率 领义。如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史记 ?项羽 本纪》 【奉】①接受义。如 :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 间。”―― 《出师表》“奉使往来 ,无留北者。 ”―― 《〈指南录〉 后序》②进献义。如 : “将以实笾豆 ,奉祭祀 ,供宾客乎 ?”―― 《卖柑者言》“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六国论》 【赋】①征收、 收取义。 如 : “急政暴虐 ,赋敛不时。 ”―― 《论贵粟疏》“顺于民心 ,所补者三 :一曰主用足 ,二曰民赋少 , 三曰劝农归。 ”――《论贵粟疏》 “太医以王命聚之 ,岁赋其 二。”――《捕蛇者说》②给予、授予义。如 : “赋禄者称其 功。”――《韩非子 ?八奸》 【沽】①买之义。如 : “二里路外有那市井 ,何不去沽些 酒来吃 ? ”――《水浒传》②卖之义。如 : “有美玉于斯 ,韫椟 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论语 ?子罕》 【归】①回家义。如 : “我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