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t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乙己 鲁迅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造成孔乙己悲剧形象的社会根源及其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造成孔乙己悲剧形象的社会根源及其思想意义。 教学步骤 (一)、描写方法讨论 1、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思考:从外貌描写中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推出第十七张幻灯片)找出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句子。思考:文章中哪 些动作描写最精彩,足以表明孔乙己的性格。 明确:“排出九文大钱”要酒要菜 ;“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3、找出孔乙己富于个性的语言。思考:从这些语言中看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A、于是睁大眼睛说:“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这是孔乙己独有的语言,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语言虽雅,却缺乏力量。 B、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C、此外,还有“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 明确: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4、找出描写孔乙己神态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A、孔乙己“睁大眼睛”到“涨红了脸”? B、“不屑置辩”到“笼上了灰色” “A”句充分表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特征和被人嘲弄时企图掩饰自己偷窃劣行的困窘心理。 “B”句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灵魂深处的这块疮疤被戳痛时的痛苦。 ?二、词语赏析 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里”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 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首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 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 年读书人的性格。 3、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分析: “大约”表估计、推测, 因为没有人说起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根据 “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三、笑的类型 1、不同类的人“笑”,说明了什么? 短衣帮 ----麻木、冷漠 掌柜----无聊的挖 小伙计----随声附和 小孩----无恶意的笑 明确:封建科举制度、等级制度不仅毒害了孔乙己,也毒害了贫民百姓 四、小结:(笑的深意)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的解脱的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天真无邪的笑。 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四、悲剧探究 1、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⑴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名利,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成为牺牲品,迂腐,任人取乐践踏的对象。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孔乙己看不起劳工大众,成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又使民众麻木不仁,意识不到被压迫奴役的地位,反以嘲笑更加不幸的孔乙己为乐趣。 (3)丁举人为代表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残 忍地摧残孔乙己,将其推上了死路 ??五、全文小结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苦读“四书”、“五经”,耗尽年华,热衷科举,一心想沿着封建社会里一般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顺着读书应考做官的阶梯往上爬,可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落到将要乞讨的境地。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觉悟。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毒害、摧残了他的灵魂,而且也摧残了他的肉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