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鹿柴.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画 远看/山有色(yǒu sè),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唐 王维(wáng wéi) 第一页,共17页。 谁能来介绍(jièshào)一下王维? 第二页,共17页。 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shānshuǐ)田园诗著称。 苏轼(shì) 曾说: “其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 王维(wáng wéi) 第三页,共17页。 第四页,共17页。 第五页,共17页。 第六页,共17页。 鹿 柴 王维(wáng wéi)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lù chái):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空:诗中为空寂(kōnɡ jì)、幽静之意。 但:只。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第七页,共17页。 鹿 柴 王维(wáng wéi)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第八页,共17页。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wénrén)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第九页,共17页。 谁能来说一下(yīxià)这首诗的意思? 第十页,共17页。 鹿柴(lù chái)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2.空:诗中为空寂、幽静(yōujìng)之意。 3.但:只。 4.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第十一页,共17页。 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shēn lín),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 空山不见(bùjiàn)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第十二页,共17页。 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shīrén)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十三页,共17页。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shēn lín), 复照青苔上。 走进鹿柴(lù chái),我看到了( ),( ),( )…… 我感觉…… 第十四页,共17页。 王维(wáng wéi) 《终南山》 《相思(xiānɡ sī)》 《山居秋暝》 …… 第十五页,共17页。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mínɡ yuè)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十六页,共17页。 第十七页,共17页。 词语:介绍 拼音:jièshào 解释:谓众介并列,相继传话。古代传递宾主之言者称介。绍,继,接续。《礼记·聘义》:“介绍而传命。”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无介绍之道,安从行乎公卿?”居间沟通,使双方发生关系。《新唐书·张行成传》:“古今用人未尝不因介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南轩为之介绍,数月乃得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余与和希斋大司空,全无介绍,而蒙其矜宠特隆。”艾青《在浪尖上》诗:“我把你介绍给别人;‘这是一个英雄’。”亦指居间沟通使相互发生关系的人。宋梅尧臣《永叔内翰见过》诗:“我壶无醪醴,不能犒介绍。”引进或带入(新的人或事物)。鲁迅《关于<小说世界>》:“总之,新的年青的文学家的第一件事是创造或介绍,蝇飞鸟乱,可以什么都不理。”使了解或熟悉。老舍《骆驼祥子》一:“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冯永祥一听她给自己介绍姓名,就懂得她不满意刚才的称呼。”如:介绍情况、介绍经验等。 * 词语:王维 拼音:wáng wéi 解释:犹王纲。《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康国祚於缀旒,振王维於已坠。”张铣注:“维,纲维也。” * 词语:不见 拼音:bùjiàn 解释:看不到。《易·艮》:“行其庭,不见其人。”唐韩愈《琴操·拘幽操》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茅盾《色盲》:“李蕙芳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张舜徽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清李渔《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

文档评论(0)

152****2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