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科学(kēxué)下册 第一页,共14页。 一、形状(xíngzhuàn)的认识 球 柱 锥 台 这四种(sì zhǒnɡ)基本的简单形状可以组成其他形状。 第二页,共14页。 联系(liánxì)生活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xíngzhuàn)构成的?这样 的形状(xíngzhuàn)有什么好处? 第三页,共14页。 二、探究(tànjiū)薄形材料的承受力 : 1.怎样(zěnyàng)用一张纸托起科学书? 2.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kěyǐ)承受这本书 的重量呢? 改变形状 第四页,共14页。 深入研究 你能用一张A4复印纸托起若干(ruògān)本科学书吗?(要保证书离桌面15厘米以上)你又是怎么办到的? 第五页,共14页。 A4纸 卷成 筒的 A4纸 科学(kēxué)书 做一做 第六页,共14页。 目的(mùdì):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材料(cáiliào):A4纸若干张,透明胶,书本 步骤:1.预测实验结果 2.把A4纸分别折成不同(bù tónɡ)形状的纸筒: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筒形 或其他形状。 3.轻轻将书本放到纸筒上,一点点加 书的重量,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4.将实验结果填于表中。 三、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第七页,共14页。 形状 预测承受的书 数量 实际承受的书 数量 三角形 正方形 六边形 圆筒形 实验(shíyàn)结果 第八页,共14页。 硕果累累(shuò ɡuǒ lèi lèi) 薄薄的纸,如果改变形状,可以托起较重物体,但用不同(bù tónɡ)的方式折叠和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 力,其承受力大小也不相 同。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 大,次之是六边形、正方 形,最后是三角形。 第九页,共14页。 疑问(yíwèn)? 为什么圆筒形纸张(zhǐzhāng)的承受力最大呢? 除了改变纸张(zhǐzhāng)形状来增加纸的承受力外,还有什么方法? 因为圆柱没有角,能够均匀(jūnyún)承受力; 可以尝试增加纸张的厚度。 第十页,共14页。 词语:怎样 拼音:zěnyàng 解释:犹如何。明康海《耍孩儿·春日闲情》曲:“我则待向云山更撰《浯溪颂》,只他那《盘谷歌》怎样包笼?”柔石《二月》三:“现在我底丈夫却是被枪炮打死了!先生,叫我怎样养大我底孩子呢?” 词语:科学 拼音:kēxué 解释:科举之学。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有科学。”公刘《太阳的家乡》:“这种悲惨的情况,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根本问题是要办教育,叫人们接受科学。”特指自然科学。曹禺《北京人》第二幕:“白吃,白喝,白住,研究科学,研究美术,研究文学,研究他们每个人所喜欢的,为中国,为人类谋幸福。”合乎科学的;合理的。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多么精细,多么科学!完全是科学家的逻辑!” 词语:压力 拼音:yālì 解释: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初九》:“今人在地球者,习见重物下坠,此不过为天之压力所压,地之吸力所吸耳。”威逼或制伏人的力量。老舍《四世同堂》五二:“老二看大哥不再说话,跑去和祖父谈心,为是教老人向老大用一点压力。” 词语:四种 拼音:sì zhǒnɡ 解释:指黍、稷、稻、麦。《周礼·夏官·职方氏》:“河东曰兗州……其畜宜六扰,其穀宜四种。”贾公彦疏:“四种,黍、稷、稻、麦。”

文档评论(0)

159****5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