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袁世硕编马工程教材思考题.pdfVIP

古代文学袁世硕编马工程教材思考题.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的兴起与晚唐五代词 1.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① 同为花间词人,题材大多写闺阁生活、女子情思、离愁别绪、纵情享乐、流连光景 等。《菩萨蛮》和《应天长》都是享乐题材。 ② 都多写女子衣着服饰、起居设,带有装饰性和色彩性。 《菩萨蛮》和《子·月落星 沉》。 ③ 温词用色浓艳(为宫廷豪门娱乐所作,多用金鸳鸯、金翡翠、金鹧鸪),韦词用词 较为清淡(白描手法,浅白如画,清新淡雅)。 ④ 温词 “密而深” (借助场景意象, 并不直抒胸臆 《梦江南》 “过尽千帆皆不是” ), 韦词“疏而显”(直抒胸臆,白描手法“红楼别夜堪 惆怅 ”)。 ⑤ 温词多用暗示联想手法,情感隐于意象之中。 ⑥ 温词多为应歌,重格律声律,容日渐空虚;韦词有血有肉,不单调空洞。 ⑦ 温词“无我”之境,客观;韦词“有我”之境,感情带入。 2. 结合作品分析煜词的艺术成就。 煜词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 : (1) 善于运用白描手法 ,传达人物的情态和心理 , 于平淡中见新 奇。(2) 善于借助比喻、 对比等修辞手段将抽象的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 ,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 专业资料 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3) 语言朴素生动 ,而耐人寻味 ,达到直白通俗与形象精练统一的完美 境界。 他对词的贡献在于 :突破了晚 ,五代词的传统 ,使词由花前月下娱宾遣兴的应歌之具 ,发展为歌 咏人生的独立抒情文体 ,开文人抒情词的先河。正如国维所说 : 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 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 《人间词话》 ) 3. 分析花间词和南唐词不同风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① 花间词以女性情感为题材,语言香艳绮丽 不脱“伶工之词”的身份。 ② 南唐词则在词中注入士大夫的忧患之感和生命意识, 语言比较清新雅丽, 成为士大 夫词的先驱。 宋代文学 北宋初期文学 4. 试述五代宋初政治形势与诗歌风貌之关系。 ① 五代时期,政治混乱,割据势力跋扈,乱世中士人明哲保身,气节沦落。道德沦丧 引导诗人书写自然景物与自我感受,诗歌景象萧瑟,诗歌体制五七言律为主。 ② 五代社会混乱杀戮, 诗人求仕无门, 心灵遭到重创。诗歌一面清冷感伤,一面适应 统治阶级娱乐需要,有艳丽风格(词)。 ③ 战争残酷, 人们以佛为寄托。佛教引导人不执著于物,使得诗歌缺少真性情,向书 写自然之物倾斜。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5. 试述欧阳修倡导“古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主持科举对于转换文风的重要意义。 ① 背景: 三体发展出现不足和偏差,影响诗歌健康发展。文坛盛行由于西昆体、太学 体产生文字破碎、过于雕琢、注重形式美的不良文风。;以宋初三体为代表的时文,脱离了 政治需要。 ② 意义: 打压了不良诗风, 文坛之风有所改变; 提拔了大批富有才学之士;为宋代文 学指明向。 6. 试述欧阳修诗歌艺术历史地位及其艺术独创性。 参考答案 :欧阳修的词也同当时的大多数词一样 ,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但是 ,与其他 词人的作品相比 , 欧阳修的词有两个面是比较独特的 :第一 ,欧词在容上已不再完全局限于写 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而把山水自然、身世感慨引入词中 ,这就扩大了词的表现围。第二 ,欧词 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以白描为主 ,但写得更为细腻生动。 专业资料 7. 试述梅尧臣、舜钦的诗歌史地位。 ① 舜钦: ② 梅尧臣: ③ 合: 1.迎合了时代政治对于文风和士人气节建设的迫切要求。他们大胆探索 ,以复

文档评论(0)

rookieDeng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