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百年发展史 王涛, 宋三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6; 18(5):358-360. 1896 1922 1939 1944 1951 1953 1973 1981 1990s 2002 Beatson 首次用卵巢切除术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 放疗卵巢去势 雄 激 素 雌 激 素 孕 激 素 肾上腺切除 下丘脑切除 他莫昔芬 芳香化酶 抑制剂 (AI) 第三代AI (瑞宁得) LHRHa (诺雷得) 芙 仕 得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阻断雌激素合成,降低雌激素水平 代表药物:LHRHa (诺雷得)、AI (瑞宁得) 部分阻断雌激素受体活性 代表药物:他莫昔芬 全部阻断雌激素受体活性 代表药物:芙仕得 其他作用机制 代表药物: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 王涛, 宋三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6; 18(5):358-360. 第三十页,共31页 乳腺癌辅助化疗的进展 非蒽环类的联合化疗 CMF, CMFVP 含蒽环类方案 联合化疗: AC, FAC, AVCMF, FEC, CEF 序贯和替代治疗 (Milan A B) 剂量强度,剂量密度, HDCT 紫杉类 序贯治疗: A? T? C or AC? T 联合化疗: TA, TAC 生物反应调节剂 (曲妥珠单抗) 与化疗策略结合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Steps in metastasis. During the metastatic process, cancer cells proceed through a series of distinct steps to form an overt, secondary tumour. Cells detach from the primary tumour, invade adjacent tissue and then enter the lymphatic or circulatory system. Size constraints cause the cells to be arrested in distant organs, where they extravasate and enter the surrounding microenvironment. At this point, the cell might proliferate to form a clinically detectable metastasis or it might remain dormant as a single cell or micrometastasis. The specific factors governing the fate of disseminated cells are as yet unknown; however, it is thought to be largely dependent on favoura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umour cell and its microenvironment. (Adapted from Chambers et al, 2002; Chambers Matrisian, 1997.)? 在肿瘤的局部转移过程中,侵袭性肿瘤细胞会从原发灶处脱离下来并向别处播散。在肿瘤的发展过程当中,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会变得越来越高,直至最终广泛转移致患者死亡。对于原发灶乳腺癌细胞来说,倍增时间式157天,而第一转移灶细胞的倍增时间是30天(术后发现转移灶的平均时间是30个月),到了第二转移灶细胞倍增时间急剧缩短到1天,而最终杀死病人的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连1天都不到。 在平行转移模型里,肿瘤细胞早期,即原发灶大小还介于1~4毫米之间时就已经发生转移了。位于不同器官的转移灶都是同时形成并一同发展的,这些转移灶细胞的TVDT时间是6年,而原发灶细胞的TVDT时间却是12年,这说明转移灶细胞的生长速度要比原发灶细胞快1倍。在颅内,局部的微环境因子可能会影响转移灶细胞的生长。在确诊肿瘤时从原发灶或转移灶播散出来的肿瘤细胞不会导致患者死亡(因为它们还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形成新的病灶),也不会长大形成新的病灶; * 在配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后,受体发生了二聚作用,二聚作用既包括两个同种受体分子的结合(同源性二聚作用),也包括人类EGF相关性受体(HER)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不同成员的结合(异源性二聚作用)。 二聚作用后是酪氨酸残基的自磷酸化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