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数作文]行路者作文700字
行路者作文700字
何谓行路者?行路者是登千山、尝百草的李时珍;行路者是游四方、立万言的顾炎武;行路者是涉沙洲、闯天竺的唐玄奘。正因为他们的行路万里,才有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传世,才有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才有了佛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不尝百草,何知药性?不观民生,何知疾苦?不经劫难,何悟佛理?正如古语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归浅显,只有自己亲身阅历才能获得更加厚重的.知识。
古人素来看重阅历所获得的知识。男子弱冠之后常要外出游历,以此获得更多的学识和社会阅历。文人雅士常交游广阔,游历四方。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新婚不久就外出游学,可见历练的重要性。
也因古代注重实践之风,使中国古代科技往往具有实用性,是从生活生产的实践中发明出来的。战国时期的鲁班,在一次上山时,偶然被一种野草划破了皮肤。他惊诧于野草的锋利的同时,也发明了一种与野草外观相似的工具――镰刀。这便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实践的运用。
实践之风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便是主张“格物致知”的求学方法。王守仁等心学的思想家主张从本心去推究天理,但这种唯心主义思想终究是不科学的。清朝的光绪皇帝实有仁君之风,他关心民生疾苦,想如书上所写的康熙帝那样有文治武功。但最后《苏报》刊登公然指责光绪的言论:“载??小儿,不辨菽麦。”这便是因为光绪帝长于深宫,不了解百姓生活的艰难,无法深刻体会社会变革前夕的动荡不安。因此他成不了孙中山,无法挽救日益衰亡的清朝,只能在瀛台含恨而终。或许直到那一刻,他才能去看一看自己曾经统治的江山。
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我们可以预见,如果他是一位行路者,他就能摆脱这种帝王的悲哀。这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完成了历史的突围”。中国历史上,多少高官身居庙堂却一心为私,尸位素餐而恬不知耻。反而贬谪之人多是忧国忧民,造福一方。这大概也是一种行路者在阅历中完成精神的升华。
行路难,在艰难中浴火,在浴火中焚烧,在焚烧中重生!合上书,带上心灵去出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