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VIP

高中地理_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考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视频、图片,从区域视角识别出河流地貌,说出河流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 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际体验和观察,识别河流地貌,动手绘制河流地貌示意图。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和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图像识别河流地貌。 2.主要河流地貌的特征和成因。 【教学过程】 [导入:人民币图片] 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一种外力有关?通过哪些作用塑造了这些地貌?之前已经学习了喀斯特地貌,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可以自己描述这些地貌的成因。本节从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来讲述。 [小实验] (投影)小实验 师:通过观察,思考流水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河谷变长、变深、变宽。 师:(投影归纳)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使河谷在往源头方向延长、深度变深、宽度变宽。 再通过展示壶口瀑布来进一步巩固河流的侵蚀作用。 [教师引导设问] (投影)河谷发育图 师:思考:河谷发育不同时期河流以哪种侵蚀为主?原因? 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师:教师投影归纳。 [拓展延伸] 师:在分析侧蚀时应分以下两种情况: 平直河段:地转偏向力 弯曲河段:惯性(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以南半球为例分析说明。 师:河流在弯曲度到一定程度时,称为曲流。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弯曲。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 [核心归纳]河谷的发育 [拓展延伸]长江河流不同河段的侵蚀方式 [跟踪训练]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教师引导设问] (投影)下图 师:思考:河流三种堆积地貌发育位置?形成过程? 生:思考讨论总结 师:从宏观介绍三种地貌形成位置,然后分别介绍。 (投影)冲积扇图 师:判别冲积扇不同方向坡度的差异。 扇顶到边缘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描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生:思考讨论总结 师:冲积扇纵剖面(顶端到边缘):高度逐渐降低 横剖面:中部高,两侧低 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形成过程:季节性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 砾石和泥沙,到出山口处,地势趋缓,水道开阔,流速放慢,搬运物质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投影)河漫滩图 师:简单介绍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 中下游地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继续沉积,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投影)三角洲图 师:简单介绍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海水顶托,河水流速变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合作探究] 读图,指出G河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归纳总结。1.G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少。 2.泥沙在上游刚果盆地发生沉积,河流入海口处含沙量小。 3.入海口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 4.河口处潮流搬运能力强。 [板书总结] [巩固] 学生通过具体到湄公河-澜沧江流域进行本节课的巩固,然后配合随堂演练,及时掌握本节课内容。 [设计意图] 河流地貌是比较常见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分布比较普遍且多样,课本以湄公河-澜沧江流域为例来讲述,我采用的是先讲原理,然后再从一般到特殊,来认识湄公河-澜沧江流域。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引导设问进一步将该地貌与生活知识相联系,使之成为有用的知识。最后板书总结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强化记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点明地貌形成的基本规律,强化方法,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迁移应用。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高一级的学生,虽然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地理基础还很差,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都比较缺乏。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吸引他们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他们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喜欢看图片,并能够从地图给出的信息当中简单地得出一些结论。   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他们比较关注对地理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但是由于阅历浅,对于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这种较为宏观的现象接触较少,没有太多直观的感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教师讲解、读图归纳分析、跟踪训练、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基础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