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1.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规划区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农村道路、水利以及农业科研和推广基础设施落后,农业装备水平较低。
规划区田间配套工程较落后,田间渠系的衬砌率不足10%,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同时田间地块过大、平整度较差,灌水方式粗放,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较大,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重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规划区田间道路、机电井设备等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农业基础设施管理落后、效率低下,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下降,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1.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种植结构较单一
项目实施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种植业是本区农业支柱产业,但农业种植结构较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较低。主要原因是规划区产业基础薄弱,农村科学信息相对滞后,生产经营活动盲目性较大,制约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
1.1.1.林业防护措施不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规划区地处内陆河干旱区,干热风、沙尘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较频繁,尤其是天牛侵害严重,导致大部分防护林干枯死亡,失去防护作用,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区现状农田防护林网防护率约15.7%,防护林网防护率较低,防护能力较弱,造成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1.1.4农业生产效益较低,优质、特色农业发展不足
项目区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农业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农作物种植中粮经比例不合理,产出少、效益低。农业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商品率相对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了项目区农业的发展。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项目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项目区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极小,耕地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差,耕地零乱,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灌溉耗时费水,加大了农业生产投入;防护林体系不完整,长期遭受风沙危害;现有机耕道路弯曲狭窄,路况差,影响了农机特别是大型机械的通行,大量土地长期维持在中低产的水平,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制约着项目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综合采取工程、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全面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中低产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建设意义。项目区将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的要求进行基本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可以提高项目区的林木覆盖率,并起到减弱风沙危害,改善田间小气候的效果,构成了稳定性强、生物生产能力较高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建立良好的植被和残茬覆盖,提高农田防风固沙能力,遏制土荒漠化的扩展,促使土地良性逆转,减少或减轻风沙危害,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平田整地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变项目区普遍存在“三轻三重”现象(即“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微肥”)。可使项目区土壤结构改善,保水保肥性能增强,增强土地生产后劲,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节本增效,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项目区农民收入比全区农民收入提高10%—20%,辐射带农民收入提高10%—20%,将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1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保障
项目区内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条件优越,交通、能源、电力、主干道路、通讯等基础条件良好,农机动力拥有量大,劳动力资源和技术人才资源有切实的保障,三角城村和下四分村经济实力较强,村级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基层组织认识明确,群众积极性高,各项条件均有利于项目的建设实施。
1.1.2项目实施配套资金保证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已成为促进某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近两年来,某区已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配套资金纳入区级预算,每年都能超额落实区级财政配套资金。同时,项目实施单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宁远堡镇和双湾镇是全省经济强镇。近两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带动,宁远堡镇和双湾镇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群众具有较强的自筹能力和极高的开发积极性,农民群众迫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