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文字材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在中西文化熏陶中成长:非凡的经历注定了宋庆龄热情单纯开朗的性格 ?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的殷实之家――闯荡美国的父亲在国内逐渐发达,西化家庭中成长 的母亲贤淑温和、笃信基督教。这个传统底蕴厚重的家庭里,既存在着在上帝面前人人平 等的意识、又充盈着长幼尊卑的亲情观念;既鼓励行为思想的独立,又注重世俗生活的乐 趣和享受。浸润在传统家庭的生活环境中,长期接受西式教育,成长其间的宋庆龄从少女 阶段就有了一双明亮、热情、追求美好的眼睛和一颗温和、宽厚、热爱生活的心。她 9 岁 入上海中西女塾, 14 岁赴美国 留学 ,21 岁回国,在美国生活长达 7 年,受美国 文化 熏陶 12 年。这个教育过程贯穿宋庆龄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对其性格以及认识社会、思考世界的 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至关重要,奠定了宋庆龄一生中西共融的复杂性格。美国文化熏陶教 育下成长起来的宋庆龄更习惯于西式的思考视角,虽然这让宋庆龄在国内生活中遭遇了种 种困惑,但也赋予了她对待人和事始终保持单纯、美好的感受能力。 ? 1912 年 4 月,宋庆龄以流畅优美的英文在威斯利安女子学院的校刊上发表的《二十世 纪最伟大的事件》热情赞扬了辛亥革命,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生活视角,指出剪辫子是 因循守旧 ( 注意,她称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保守”的民族 ) 的中国人舍弃附属物――中华民 族耻辱象征――的勇敢举动,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年轻的宋庆龄对中国社会习俗 的思考已上升到政治层面上,其政治生命一开始就展现出女性视角的关注和理解。 ? 身居国外的宋庆龄更能感受祖国落后带给个人的影响,更容易接受造成中国落后的原 因是专横的满人贪污腐朽这一观点。因此,在她看来,通过革命推翻满清王朝是中国人获 得“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可以使民众获得追求生活、自由和幸福权利的必由之 路。这是宋庆龄青年时代即确立的政治观。在宋庆龄眼中,辛亥革命通过共和国制度的创 建为中国带来了自由和平等, 20 世纪的奋斗目标主要是实现“博爱”。 在谈及自由、 平等、 博爱三者的关系时,深受基督教 文化影响的宋庆龄将“博爱”喻为兄弟情谊,认同一切自 由和平等的基石就是人类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的“博爱”。在奠定个人理想的少女时 代,当时的宋庆龄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和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深刻,她对 中国社会乃至人类进步发展的认识是在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认同和内化基础上 形成的。 ? 少女时代的宋庆龄在政治上还谈不上成熟,在生活上也缺乏磨炼,但她“民众获得生 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的权利”的社会理想却在此时形成。无虞的少年生活让她拥有了 宽厚、温和的心胸,始终真诚关注民众生活,美国式教育的浸润让她拥有了理性的思考和 宽阔的视野,可以用热切和忧患的眼光审视国人生活的现状和根源。虽然她对实现理想的 认识,还因为缺乏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深刻了解而显得稚嫩,却也因为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 吸收而洋溢着西式的纯粹和热情。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纯粹和热情在宋庆龄此后言行中时 时显露。 ? 在 1913年 4 月发表的《现代中国妇女》一文中,宋庆龄希望回国后能以接受过高等教 育的留学生妇女身份“比别人承担更多的义务”,并设想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也将出现像英 国女权运动者潘克赫尔斯特、美国女社会名流贝尔蒙特一样的中国女权运动者,“希望她 们 ( 即中国的女权运动者 ) 的口号是‘争取女权不要像男子那样去打架’”,盼望“中国妇 女也将成为同男人们地位相等、平起平坐的伙伴”。提出了争取女权而反对流血和战争, 争取妇女解放但希望男女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的观点。宋庆龄热情中有一份与年龄不 相称的冷静,不做狂热的女权运动者。虽然她的女性身份让她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首先 对妇女的生活、自由及幸福权利表示关注,但温和的家庭生活及中庸 文化 、基督教的教义 都让她本能地反对战争、敌对和仇恨。这在她后来从事的妇女解放事业及世界和平事业中 得到了充分展示。 ? 留学生活赋予了宋庆龄难得的见识和思考,一个对

文档评论(0)

麻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