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海县小麦白粉病发生及防治措施
东海县小麦白粉病发生及防治措施
东海县小麦白粉病发生及防治措施
摘要 总结了小麦白粉病的症状、侵染循环及发病特点,在分析小麦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发病特点;影响因素;防治措施;江苏东海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1)22-0125-01
小麦白粉病是东海县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面积4万公顷,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0%,稻茬麦田发生最为严重。常年因白粉病造成的小麦损失达1 000t,2021年白粉病造成的损失达1 184t。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和小麦播种密度的加大,该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如果防治不力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1症状及侵染循环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1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该病菌是一种真菌,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属。东海县小麦白粉病主要以闭囊壳混杂于种子间或在病残体上越夏、越冬,翌年子囊成熟,产生子囊孢子,随风传至麦株,侵染致病,或者越夏
后当年秋末季节就形成子囊孢子,侵害早播麦苗,以菌丝潜伏麦株内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病菌恢复活动,在叶片或者叶鞘表面出现病斑和白粉状霉层,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又随风传播,引起再侵染。
①初见期:最早年份可在3月中下旬出现中心病株,最迟年份4月初出现。初见期的早迟与当年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有直接关系,如果冬季气温偏高,湿度大,品种感病,初见期可能早,2021年东海县小麦白粉病3月19日见病;②病情缓慢与发展阶段:3月中下旬及4月上旬,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由于气温偏低,病情发展较为缓慢,病情增长幅度小,如2021年3月19日至4月9日,病指从0.02增至4.1;③病情激增期:从4月10日至5月7日,小麦处于孕穗扬花期,病指从4.1增至29.6,增加7.21倍;④病情局限期:5月7日以后,小麦进入灌浆末期至乳熟期,当小麦进入灌浆后期,闭囊壳普遍形成,该病基本稳定,停止扩展、蔓延。 3影响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3.1气候特点与该病的关系
分生孢子萌发时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因而温度便成了影响此病的决定因素。小麦白粉病发生的温度范围为0.5~30℃,最适气温为10~20℃。东海县3月底4月初该病发展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4月中下旬到5月初发展迅速。
3.2栽培管理与白粉病关系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栽培管理不仅影响病菌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麦株的抗病性。小麦田间由于偏施氮肥、种植密度大、田间湿度大、荫蔽大、通风透光差,造成植株徒长、柔嫩、提早封行,这样不仅降低麦株的抗病性,而且有利于孢子萌发侵入,田间小麦白粉病发病往往较重。
3.3品种抗病性与白粉病的关系
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是造成该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县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有烟农19、烟农23、淮麦20、淮麦23等,以烟农19大面积种植。由于白粉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存在,在一个地区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会使品种抗性降低,导致出现新的白粉病生理小种,致病性增强,使原较抗病的品种也易感病造成病害的大发生。
3.4农民对该病缺乏了解,防治意识不足
农民对白粉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往往只重视治虫,而忽略防病、治病,因而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抓得不力,防治不及时。据东海县植保站调查,由于存在前期防治不及时或者未防治田块,菌源量没得到控制,菌量大,后期气温高,病菌繁殖快,加重危害。 4防治措施
4.1种植抗、耐病品种
目前,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扬麦158、扬麦11等扬麦系列品种相对较耐病,而宁麦8号、宁麦9号等品种为易感病品种。
4.2加强栽培管理
田间落粉及自生麦苗是白粉病的越夏桥梁寄主,结合夏收翻耕,消灭自生麦苗,以减少越夏菌源,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使麦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同时还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适期播种,以减轻白粉病危害。
4.3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掌握适期施药,要以多肥、密植、感病品种为重点防治对象,根据病害发生特点,前期以消灭发病中心为主,后期是小麦白粉病的激增期,当上部3张功能叶病叶率达30%左右时,应立即用药防治,可选用15%粉锈灵300~450g/hm2或33%纹霉净
750g/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毕节考调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深圳初中英语沪教版(牛津版)单词表默写背诵版-(汇总).xlsx VIP
- JTG T 3310-2019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pdf VIP
- 2024年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招聘事务员考试真题.docx VIP
- 雨污水管道维修工程施工方案书.docx VIP
-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JTG-T 3392-2022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主要类别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docx VIP
- 绿化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