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20版《高中全程学习方略》选修一 2.单元提升课.pptVIP

【人教版】生物20版《高中全程学习方略》选修一 2.单元提升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1)刚果红 (2)保证无氧环境 少(低) (3)缓冲溶液 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相互对照,其他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 5.(2020·梅州高二检测)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合配制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我国成功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代替粮食作为原料来进行燃料乙醇的工业化生产。其主要技术流程为:秸秆→秸秆颗粒→反应罐水解→过滤除渣→酒精发酵→蒸馏。 (1)将秸秆颗粒装入反应罐进行水解,需加入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从而能将秸秆中的成分转变成葡萄糖。从土壤中获取该微生物时,首先选择培养,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法直接筛选出该微生物。? (2)若要对筛选获得的菌液进行计数,应将菌液用________法接种到平板上。如果将1 mL菌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加入0.1 mL的稀释液,经过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分别是93、96、99个,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 (3)酒精发酵阶段需接种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该微生物在_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的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解析】(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将秸秆颗粒装入反应罐进行水解,需要加入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从而将秸秆中的成分变成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2)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因此,若要对筛选获得的菌液进行计数,应将菌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平板上。如果将1 mL菌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加入 0.1 mL的稀释液,经过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分别是93、96、99个,据此可得出每升菌液中的活菌数为(93+96+99)/3×1 000×100/0.1=9.6×107个。 (3)参与酒精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的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高中全程学习方略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命题研析·深化提升 单元提升课 专题2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答案速填】 A.液体 B.碳源 C.氮源 D.纯净培养物 E.外来杂菌 F.煮沸消毒法 G.高压蒸汽灭菌法 H.倒平板 I.平板划线法 J.选择培养基 K.稀释涂布平板 L.样品的稀释 M.多糖 N.葡萄糖苷酶 O.刚果红染色法 P.梯度稀释 Q.透明圈 命题研析·深化提升 【典例示范】  (2018·全国卷Ⅰ)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合成、淀粉的鉴定及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1)链霉素属于抗生素,作用是抑制细菌的生长。可以通过加入链霉素筛选出抗链霉素的真菌,属于选择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碳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 (3)淀粉遇碘变蓝,所以应加入的显色剂是碘液。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

文档评论(0)

恋慕如斯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6120125000023
认证主体武汉市青山区星存网络服务中心(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107MAEQFFLB2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