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历史必修2创新讲义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df

【人教版】2019版历史必修2创新讲义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学习目标 ] 1.掌握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 2.理解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 3.分析探索建设道路中获得的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① 1. 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 ①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②交通落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2)恢复:到 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 一五 ”计划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2)时间: 1953~ 1957 年。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 1956 年底。 (2)概况 内容 过程 结果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 走集体化道路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 手工业者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 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 手工业 合作社 国基本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工商业 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二、探索与失误 1. 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2) 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提出当前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提出: 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影响: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3.“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② (1) “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 经济规律。 (2)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 钱。 (3)后果 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② 1959~ 1961 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4 .政策调整 (1) 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2)方针: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结果:从 1962 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 1965 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 ③ 1.原因: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 领域。 2.表现: 许多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3.调整 (1)周恩来: 1971 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 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邓小平: 1975 年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现回升状态。 ① [辨析 ] 土地改革运动 (1950~ 1952 年 )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 公有制。 [点拨 ] 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的改造是让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以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集体 化道路,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文档评论(0)

火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