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 症候:小便努责方出或点滴全无,会阴、小腹痛,偶有血尿或血精。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利尿。 方药:沉香散。 辨证论治 肾阴亏虚 症候: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失眠多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通窍利尿。 方药:知柏地黄汤。 辨证论治 肾阳虚损 症候:排尿无力,失禁或遗尿,点滴不尽。面色白,神倦畏寒,腰膝酸软无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通窍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 外治 (1)脐疗法: ①独头蒜1个、栀子3枚、盐少许。捣烂如泥,摊纸上,贴脐部,外用纱布固定。 ②葱白适量,捣烂如泥,入麝香少许和匀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 ③取食盐500g,炒热,布包,乘热熨脐腹部,冷后炒热再熨。 (2)灌肠法: 大黄15g,泽兰、白芷各9g,肉桂6g,煎汤150ml,每日保留灌肠1次。 导尿法 若出现尿潴留,应及时行导尿术,以缓其急。 或行耻骨上穿刺术。 其他疗法 1.手术疗法 非手术治疗无效,可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前列腺摘除术。 其他疗法 2.西药: α-受体阻滞剂:高特灵 5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 生长因子抑制剂:通尿灵 其他疗法 3.理疗:微波、射频、激光等。 细目六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 定义与临床特点 (一)定义 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本病属于中医“癃闭”范畴。 由于本病乃因肾元亏虚等,导致精室肿大,膀胱气化失司所致,故现代医家称之为“精癃”。 定义与临床特点 (二)临床特点 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和尿滞留,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病因病机 病理基础:年老肾气虚衰,气化不利,血行不畅,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 病因病机 (一)脾肾两虚 年老脾肾气虚,水湿运化乏力,痰湿凝聚,阻于尿道而生。 病因病机 (二)气滞血瘀 精室为肝经循行之处,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阻塞尿道; 年老之人,阳气虚衰,气虚血瘀,聚而为痰,痰血凝聚于水道;败精瘀浊停聚,凝滞于弱窍; 致膀胱气化失司而发为本病。 病因病机 (三)湿热蕴结 水湿内停,郁而化热, 饮食不节,酿生湿热, 外感湿热, 恣饮醇酒,聚湿生热, 湿热下注,蕴结不散,瘀阻于下焦,诱发本病。 病因病机 西医学有雌-雄激素协同学说、前列腺生长因子学说、胚胎再唤醒学说等。 公认:正常功能睾丸的存在和高龄是本病的两个必备条件。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开始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5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3.常因受寒、劳累、憋尿、便秘等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4.可并发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疝气或脱肛等。 诊断 (二)辅助检查 1.直肠指诊: 精室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诊断 (二)辅助检查 2.B超检查: 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留尿大于60ml。 B超图片 诊断 (二)辅助检查 CT检查 诊断 (二)辅助检查 膀胱造影、膀胱镜检查 诊断 (二)辅助检查 残余尿测定、尿流率测定 成人前列腺分区模式图 前列腺增生大体所见 高倍镜下结节状增生 增生腺体扩张呈囊状 鉴别诊断 (一)前列腺癌 两者发病年龄相似,且可同时存在。但前列腺癌有早期发生骨髓与肺转移的特点。直肠指检可触及硬结或坚硬肿块,表面不光滑,两侧不对称,界限不清。 PSA和酸性磷酸酶增高。 盆腔部CT或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 癌肿小位于腺体紧靠周围的后部 较广泛的肿瘤不规则略带黄色 前列腺癌临床分期 分化好的前列腺癌 分化差的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症 鉴别诊断 (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部分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可以发生尿失禁,且多发生于老年人。神经系统检查有肛门括约肌松弛、阴茎海绵体反射消失等。 此外,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可协助鉴别。 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 症候: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 方药:八正散。 辨证论治 脾肾气虚 症候: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爽,尿失禁或夜间遗尿。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