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 进 因 素 列强 侵略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 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时期与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群众 爱国 运动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族 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与时 俱进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主题二 文明碰撞与交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 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了新发展。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银行、海关、百货公司等。一些沿江沿海的旧城镇,被辟为商埠及划分租界,形成新的商业区。19世纪4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出现了近代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当时的房屋,早期以殖民地式和折中式居多,逐步又传来了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欧洲村舍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商纷纷投资住宅建筑,使住宅商品化。新型里弄最先在上海出现,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高层公寓。开埠之初,这些建筑物多是砖木结构,外墙以青砖砌筑。到20世纪初时,外观已有应用面砖、石块等做法,内外装饰也相应增加,房屋的机械设备也比较现代化,高层建筑已应用了电梯。 ——王绍周《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 原因。 【解析】特点结合材料总结即可,原因结合近代社会背景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特点:中西方式交融;出现新型建筑和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住宅开始走向商品化;应用新材料和现代技术。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的推动;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技术的进步。 深化拓展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社会影响和认识 1.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 (2)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 2.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3.认识 (1)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 【析考题】 角度一 20世纪初中国丝、茶出口比重不断下降 【典例1】 (2016·海南卷,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答案:A 【试题分析】材料现象表明中国丝茶出口比重不断下降,至20世纪初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这反映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中国的丝茶受到其他工业国或其殖民地的有力竞争,竞争力减弱,A项正确。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针对国内生产,与题干现象不符,B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中国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但到新中国成立前,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是落后的农业国,C、D两项错误。 【教材补缺】 19世纪华茶外销衰落的主要因素 19世纪是中国茶叶外销的高峰期,也是衰落期。有资料显示:“19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提供了世界茶叶市场的90%,19世纪80年代保持在70%左右,1905年便猛跌至29%。”中国茶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术界观点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1)印度茶、日本茶的冲击:印度茶、日本茶与华茶的较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大生产与前资本主义小农业与手工业的对决。印度茶种植一开始就采用近代化的经营模式,茶园面积大、管理科学、机械加工,茶叶产量高、质量好。而中国茶一直以一家一户自由种植为主,加工运输以人力为主,耗时长。 (2)晚清政府的税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件.ppt
-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ppt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课件1(生物).ppt
-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ppt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精英课件.ppt
- (新人教版)2020高考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3讲基因的表达课件(生物).ppt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课件新版北师大版(生物).ppt
-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课件.ppt
- (新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9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课件.ppt
- (新人教版)2020高考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课件(生物).ppt
最近下载
- 支票打印模板.xls VIP
- 疫情监测人员值班和调休工作制度.docx VIP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动试验记录.docx VIP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主要变化分析及其对策和建议清单(雷泽佳编制-2025年9月).pdf VIP
- 学院报告厅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ISO 9001(DIS)-2026与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主要变化对比说明(雷泽佳编制-2025年9月).pdf VIP
- 城市“灰空间”--机动车高架桥下部空间改造利用研究.pdf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带完整答案).docx VIP
- 计算污泥产量教学文稿.xls VIP
- 实验二、用Excel-Solver解供应链问题.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