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一)重点??? 各种病变声音的变化及其一般临床意义 ? (二)疑难点 ??? 谵语、郑声、狂言、独语、错语各自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声音: (一)声音产生的原理:“气动则有声” 声音的产生不仅是喉、舌、齿、唇、鼻等器官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且与心、肺、肾等脏,尤其与肺气之虚实盛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性别、年龄、禀赋、情感变化……。如男性声音低沉重浊,女性声音较高尖清亮,小儿声音清脆娇嫩,老年人声音浑厚平稳等。 (三)病变声音: 主要是辨病人的语声、鼻鼾、呻吟、惊呼等语声、语调及异常声响,来判断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性质及病情的轻重。 (1)特征:语声嘶哑,称“音哑”,语而无声为“失音”。 (2)临床意义:实证、虚证、妊娠。 (3)辨证: 新病(金实不鸣):风寒、风热袭肺或痰浊壅肺 久病(金破不鸣):肺肾精亏,虚火上炎。 妊娠(子喑):生理现象。胎儿压迫肾之络脉,肾精不能上荣舌咽所致。 (1)特征——病痛难忍所发出的痛苦哼哼声。 (2)临床意义——提示身有疼痛或胀满不舒。 (3)辨证 声高亢有力——实证、剧痛。 声低微无力——久病、虚证。 (1)特征:无外界刺激突然发出的惊叫声。 (2)临床意义:多是剧痛或惊恐。 (3)辨证: 成人——剧痛、惊恐、精神失常。 小儿——惊风、惊恐、脘腹疼痛、 食积、虫积等。 二、语言 主要是了解、分析病人语言表达和应答能力及吐字的清晰度,“言为心声”,语言的异常,主要是心神的病变。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者—— 虚证、寒证 烦燥多言,语声高亢有力者——实证、热证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心气大伤之虚证。 3.独语、错语、呓语、狂言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多因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所致,见于癫病、郁证。 (2)错语:神识清楚,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 虚证:多因久病体虚,年老体衰所致。 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所致。 (1)神志清楚,语言謇涩——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2)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夺气,为中气大虚之征。 (3)神志昏迷,不知言语——中风、痛病、厥脱病或小儿惊风等。 三、呼吸 闻呼吸的要点主要是:呼吸节律均匀度、气息的强弱粗细、呼吸音的清浊三种情况。 病人呼吸正常,是形病气未病 呼吸异常,是形气俱病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者,多属热证、实证,常见于外感病 呼吸气微,徐出徐入者,多属寒证、虚证、常见于内伤杂病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 哮——呼吸急促,喉间痰鸣。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喘分虚实,哮辨寒热 (四)咳嗽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多见于肺脏疾病,但其它脏腑病证亦可出现咳嗽。 对于咳嗽应首先注意分辨咳声和痰的色、量、质的变化,其次要参考时间、病史及兼症等,来鉴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 (五)呕吐 饮食物,痰涎从胃中上涌,由口中吐出的症状。 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有物有声为呕吐。 呕、吐、干呕皆为胃气失于和降所致。 临床可根据呕吐的声响强弱、吐势缓急、呕吐物的性状,气味及兼见症状来判断病证的寒热虚实。 (六)呃逆 胃气上逆,从咽喉部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俗称打呃,唐朝以前称为“哕”。 临床根据呃声的高低强弱,间歇时间的长短不同,来判断病证的虚实寒热性质。 (七)嗳气 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 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 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它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 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 (八)太息 太息又名叹息,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太息之后自觉宽舒。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 (九)喷嚏 肺气上冲于鼻而发出的声响 闻诊主要应注意喷嚏的次数及有无兼证 偶发喷嚏,不属病态 若喷嚏频作,须视病之久暂 (十)呵欠 张口深舒气,微有声响的一种表现。 因困倦欲睡而欠者,不属病态 (十一)肠鸣(自学) 腹中胃肠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肠鸣声低弱而和缓,一般难以闻及。 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音高亢而频急。 临床根据作响的部位及声音来判断病位和病性 二、嗅气味 嗅辨与疾病有关的气味 包括病室、病体、分泌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镀镍金刚石线切割硅片.doc VIP
- 仲景心法传讲二(视频文字版).pdf VIP
- 万达机电前期 设计管控.pdf VIP
- 2024年燃气公司分析报告:城燃销气量位列五大城燃第一,居民用气顺价有望修复盈利能力.pdf
- 勾股定理的七大翻折模型(含参考答案).pdf
- 高中数学新教材《6.2.3组合+6.2.4组合数》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优秀课件(精品、与教材同步、完美).pptx VIP
- T_GDNAS 063─2025(肝动脉灌注化疗导管维护技术规范).pdf
- 2013年第十一届走美杯初赛五年级试题答案详解(a卷).docx VIP
- 《往事依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VIP
- web开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