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4讲.ppt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4讲.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设问 知识角度:儒学思想的发展 设问角度: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 设问限定: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读材料 关键信息:上世纪80年代前,儒学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后,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一些改变;如今儒学的复兴 关联教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审设问 知识角度:儒学思想的发展 设问角度: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 设问限定: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列思路 “是什么”,指出你同意的观点,是批判、否定还是认可、复兴 “为什么”,说明理由是什么,史论结合,阐述儒学被批判、否定或者被认可、复兴的史实和结论 “怎么样”,站在历史的角度,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阐释、升华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史料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史料二:黄宗羲的君主批判思想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反对盲从孔子,不能以“圣人”之言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君主专制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史料三: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史料四:王夫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反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指责“讲空虚之学”→强调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天地之化日新”→遵循物质运动规律 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卷Ⅰ、Ⅱ) 2014年(卷Ⅰ、Ⅱ) 2015年(卷Ⅰ、Ⅱ) (1)宋明理学 —— T27,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卷ⅠT25,中国宋代儒学转折(“周孔”到“孔孟”) 卷ⅠT25,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儒学发展演变) 卷ⅠT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识 卷ⅠT40,古代儒学思想演变历程及不同阶段的特征 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卷Ⅰ、Ⅱ) 2014年(卷Ⅰ、Ⅱ) 2015年(卷Ⅰ、Ⅱ)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T26,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思想 —— —— —— —— D 定位知识 解读题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信息:朱熹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是荀子所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主旨:“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辨析选项 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 故C项错误,选D项。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A项错误;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故B项错误 栏目导引 对接高考 多维提能 课后达 标检测 考点突破 逐层提升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栏目导引 对接高考 多维提能 课后达 标检测 考点突破 逐层提升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4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史料一:南宋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了天理论 史料二:指出了理学的积极作用 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无非这理”→“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 ②“……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从关注生活和道德追求两个角度分析理学的积极意义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史料一:陆九渊主张反省内心获取认识 史料二:王守仁对心学的认识和获取认识的途径 “满心而发”→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良知,不假外求”→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不需外求,强调“知行合一” 栏目导引 对接高考 多维提能 课后达 标检测 考点突破 逐层提升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栏目导引 对接高考 多维提能 课后达 标检测 考点突破 逐层提升 第十二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文档评论(0)

藏灵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4135152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南山区美旭的衣橱服饰店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RW267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