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会说话
丹尼尔 ?查莫维茨
① 五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 因不含叶绿素, 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
其营养方可生存。 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 寻找它所偏
好的植物, 就像我们蒙住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 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
开关时的样子。 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什么地方, 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
茄方向生长。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猜想,孔苏埃洛?
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 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保
证空气对流,结果它总是朝着管子方向生长。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
它还真中了圈套, 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 此后,她拿成分非常相似的
番茄和小麦的提取液做实验, 尽管二者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化合物 β--月桂烯,
但因番茄还释放出两种能吸引菟丝子的挥发性物质, 而小麦不含这两种挥发
性物质,且还会释放一种令菟丝子讨厌的气体, 菟丝子当然向着番茄方向生
长。
② 1983年,戴维 ?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
的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 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
类和单宁化合物, 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 受损柳树和临
近健康柳树之间, 没有共同的根, 树枝间也没有相互接触。 被啃噬的柳树是
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 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
“当心!保护好自己!”接着,杰克 ?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象进行
实验,支持了罗德斯的观点。
③“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 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
物的认识。 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 或结果被夸大, 往往受到其他
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 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
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
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 (而非受损植物有意
告知它们)?马丁 ?海尔提出了疑问并晨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
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 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
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 --那它为什么会释
放这些化学物质呢?
④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 4 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
株上选择了 2 张叶片 --第 1 张被甲虫啃啮过,第 2 张没有;第 3 张为临近的、
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第 4 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
气相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 1、2、3 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
第 4 张叶片周图则没有。 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到虫害侵
扰,却没有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
⑤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
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 24 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 4 张
叶片进行检测, 结果发生了变化。 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