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明清数学.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清代的数学 2、1 西学东渐的背景 ? 明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有所触动。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同时,也大量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上知识,但是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此时的西学传入,主要以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 ? 传教方式 第一,走上层路线,与官僚士大夫交接,结识公卿及大儒学者等,并且争取皇帝的支持,因而得以在中国立足。 第二,随从中国风尚,以减少传教的阻力。 第三,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以此作为传教的门径。 耶稣会传教士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希望在中国传播天主教,将中国的百姓变成上帝的儿女。 传教士大批来华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奠定在中国传教基础的是利玛窦。利玛窦不仅是中国天主教传教事业的奠基者,也是最早把西学介绍到中国的人。 自利玛窦1582年来华到1773年耶稣会被解散的近两个世纪中,来华耶稣会传教士达478名。 在华影响比较大的传教士有: 1613年来华的意大利人艾儒略 1622年来华的德国人汤若望 1659年来华的比利时人南怀仁等。 意大利人熊三拔;瑞士人邓玉函 西班牙人庞迪我等 这些传教士大都遵循利玛窦所开创的方法,在中国各地传教。 至明朝末年,全国各重要地方几乎莫不有教堂,教徒已不下数万人。到了清初,教徒更增至15万人。 传教士的科学活动:为了取得信任,他们首先献上了西方的科学。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数学方面,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这是传教士来中国翻译的第一部科学著作。 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了《同文算指》,介绍西方的笔算。 穆尼阁(波兰人,1646年来华)引入了对数,中国学生薛凤祚将其所传编成《历学会通》,其中包括对数表和三角函数对数表。 天文学方面,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著述了《浑盖通宪图说》《经天该》和《乾坤体义》,介绍西方当时的天文学理论如日月蚀原理、七大行星与地球体积的比较等。 徐光启在传教士们的协助下按照西方天文学理论重新修订历法,编写了《崇祯历书》。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新法未得实施。清朝时,汤若望将新法《西洋新法历书》献给顺治皇帝,得以颁行。 地理学方面,利玛窦《山海舆地图》的世界地图,并把所携《万国图志》作为贡品献给朝廷。他在《天主实义》和《乾坤体义》等书中介绍了地圆说,并把西方经纬度线测绘技术介绍到中国,开中国以科学方法测绘地图的先河。 艾儒略著有《职方外纪》,记述海外风土; 利类思等著有《西方要纪》,介绍西方国土、风俗、人物、物产及海程远近。 1708年康熙令白晋主持对全国实地勘测,中西学者合作,历时11年,测绘完成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此图至今仍是全国各种地图的重要根据。 物理学方面,汤若望著有《远镜图说》,论述望远镜的制法及原理,此为西方光学传入中国之始。 邓玉函与王徵共译《远西奇器图说》,王徵自撰《诸器图说》,介绍西方器物的制作及原理。 中国学者的态度:杨光先强烈地反对推行汤若望主持的新历法,理由是“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西学中源说。 2、2 徐光启(1562—1633)的工作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 徐光启出生在当时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徐家汇)一个小商人的家里。 二十岁考中秀才以后,他在家乡和广东、广西教书 1600年,他得到了利玛窦正在南京传教的消息,即专程前往南京拜访。 加入天主教的第二年(1604),四十二岁的徐光启考中进士 1606年,徐光启再次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利玛窦爽快地答应了。 从1606年的冬天开始,他们两人开始翻译《几何原本》。 1607年,《几何原本》前六卷正式出版,马上引起巨大的反响,成了明末清初从事数学工作的人的一部必读书,对发展我国的近代数学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天文历法方面 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玫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 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 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 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农学方面: 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大约完成于1525—1528年间,死后经陈子龙改编出版于1639年) 《甘薯疏》(1608) 《农遗杂疏》(1612,现传本已残) 《农书草稿》(又名《北耕录》) 《泰西水法》(与熊三拔共译,16l2)等等 李之藻(1565-1

文档评论(0)

hyl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