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案.docVIP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PAGE / NUMPAGES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2017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课题 3.2青春有格 主备人 备课地点 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与分享,体会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知识目标 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了解榜样的作用。 重点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 难点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课前访谈家人或其他比较熟悉的人,了解他们从爱情到亲情的经历。 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田字格) 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2.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 提示:格是标准、规格和品格、格调的意思 3.教师讲述: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不可少,底线不能逾越。用品格引导青春,追求“至善”,青春是有格调的,在飞扬的青春里见证最好的自己。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板书课题) 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27-P32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行己有耻”?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怎样增强自控力? 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4.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5.什么是慎独? 6.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行己有耻 1、你说我说:同学们列举青春出格,不知耻的事。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一组图片,提问:你觉得这些行为光荣吗 之后提问:什么是“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1)请一学生讲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我们青少年要向廉颇学习什么? 廉颇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我们要向廉颇学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分析: 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100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地看着同桌小刚的试卷,眼里露出一丝嘲笑。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刚,这次虽然考了95分,但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明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而事先他们曾经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 想一想 议一议 :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 分析后得出:“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拓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南京市江东门。每年,各界人士及青少年都要来此敬献花圈并进行祭奠活动,我国于2014年起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向上,振兴中华。” 请问:我们为什么要“勿忘国耻”?(互学) (3)分析教材28页探究与分享: ?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结论:“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多媒体出示幻灯片21—23,理解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4)素材一:放学后小林和小刚结伴回家,途中他们路过一个网吧,,网吧老板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和老板的热情招徕,小刚高兴地跟老板走了进去,而小林独自一人回了家。 素材二:为追求新潮和酷感,3名中学生竟想出了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日的方式。他们觉得很多明星都吸,很酷,很“拽”。 你怎样评价他们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阅读教材回答:怎样增强自控力? 止于至善 1、理解“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播放视频吴锦泉:慈善老人的故事,出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的事迹,出示“全国最美中学生”成都七中的王沛懿的事迹 思考:这些平凡人对社会的

文档评论(0)

魏魏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001331000010
认证主体仪征市联百电子商务服务部
IP属地北京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6771U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