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 PAGE 1 PAGE 1 为什么中国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   我极不赞成把西方哲学范畴与中国哲学范畴、特殊是关于佛学的范畴混淆在一起争论。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文章,盼望你们可以喜爱   中国古代学术中并无西方古典意义的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即工具论)与认识论存在。现代中国学界至今也还很少人真正可以理解西方19世纪以前古典哲学的纯粹形而上概念。   那些搞西哲史的博导、博士别装B。我根本不信任中国有人真地读懂了柏拉图对话(非道德和美学局部)、有人能真正读懂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以及康德的三大批判,以致读得懂黑格尔的规律著作以及《精神现象学》。(其实就包括那些书的译者本身也是知其文句不知其义理,半懂不懂或者似懂非懂。这是有自知之明的译者他们自己都成认的。有人不信任,会说翻译岂会不懂原著?那么只要想想为何电脑机器也能翻译就可以了)。   其实,20世纪以来西方也已无真正的哲学可言。将来哲学将会死灭。因为西方大学里也已经没有人读得懂古典哲学名著了。经典的死亡必定也就是学术的死亡。   也就是说,无论中、外,今后都很难再出现真正的哲学思索和体系,只会不断出现一些弱智的、貌似哲学和伪称哲学的赝品例如20世纪的胡塞尔、罗素、萨特、卡西勒就是这种伪哲学的垃圾。   其中一个重要缘由就是,自从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以后,英国、法国特殊是现代美国人只崇尚阅历主义和有用主义,已经远离古典哲学的形而上讨论。   文艺复兴以后兴起的西方近代哲学始于人性论的讨论。培根、笛卡尔、洛克以后转入方法论和语言规律的工具探究,20世纪初叶那么追随罗素、哥德尔陷入语言分析的迷障森林(故海德格尔著有林中之路Holzwege)从而日益远离古典哲学。连续几代人下来,对西方学界来说,古典哲学的诸范畴也已经成为丢失意义而不行理解的事物。   中国古代学术系统中原来就没有纯粹的哲学。   秦汉以前只有《易经系词》、《老子道德经》,以致魏晋王弼、裴頠时代的玄学争论,唐宋佛学以及宋代理学和心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争论略许有所接近于西方古典意义的纯粹哲学思索,涉及了形而上的本体论、实体论和方法论(如名辩、因明)诸问题。   但中国哲学所用概念那么混沌难解,各说各话,始终没有统一的概念、语言和一以贯之的规律化思索。意象化的哲学范畴根本没有形成清楚明确的定义,例如关于什么是佛,什么是道,不同流派就可以有至少1000种说法鸡有鸡的说明,鸭有鸭的说明。   宋元以后由于朱熹这个弱智脑残人鼓吹一种伪道德的伦理化纲常体系,并且得到朝廷支持而占据了思想主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恶棍,全力推行八股形式程序化的考试制度,以死记硬背《四书》教条遏制了数百年读书人的抽象思维力量,也扼杀了创新思维力量。继之清代初叶兴起残酷文字狱,使得中国文人从今噤假设寒蝉,三百年集体沉湎于琐碎饾饤之学)文字、版本)的考证。   清初叶、中叶的二百多年里,中国学术界胆战心惊,连史学问题都不敢轻易争论。而正值此一时期,西方经受文艺复兴以后,启蒙运动发生,1718世纪以后种种新科学、新学说异军突起而日新月异。中国学界对此那么懵懂无知,始终封闭隔绝在禁锢之中,对世局已经彻底改变完全一无所知。   康乾雍嘉道五代彻底禁锢、扼杀了中国学术界的制造性思维。   可以说自元朝蒙古入主中原以后,中国除了文艺以及所谓朴学、小学(训诂学)以外,根本无正经学术。中国学术在此数百年里发生宏大破坏和断裂,致使元明清三代以下,中国既无哲学更无科学当然也没有真正的哲学家。   中国学术自古以来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流行一种大而化之的,意象化的模糊思维方式。假如中国人分开利用一些乱七八糟的详细意象为比方,好像就既不能思维,也不能表达。至今中国文人讲学、写文论,仍旧很少首先从定义概念入手,也无法锁定概念,根据概念的明确定义而进展有系统、抽象化的演绎推论。   18世纪英国哲人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曾经批判当时以及中古的西方哲学家,说他们搞不清什么叫是,以及什么叫应当是的区分。而这个区分直到今日(21世纪)了,唯恐中国学界多数论者也还是很少有人能搞明白。   [休谟留意到很多学人常常将是什么(what is)等同于自己认为的应当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并且据此作为普遍化的论据根底,把私己之见看做上帝之见,要求人人认同这也就是后来康德所谓独断论dogmatism。]   中国人的阐述方式总是喜爱比方、类比,凭借印象和模糊意象,稀里糊涂一锅浆糊也就是

文档评论(0)

叶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