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位测井与“电位”有关的文档.pptx

自然电位测井与“电位”有关的文档.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电位(Wei)测井第一页,共二十五页。第一节 自然电位(Wei)测井发现:当不供电时,在井内仍能(Neng)测量到电位差 。在井内和地面各放入一个测量电极 M和N,构成一个测量回路 。自然测井原理图第二页,共二十五页。一、自然电位(Wei)产生的原因 (1)扩散与扩散吸附作用 ;(2)氧化还原作用 ;(3)电极极化作用等。 原因主要(Yao)有3个:(一)扩散与扩散吸附作用 是指溶解于地层水和泥浆中的电解质离子在有离子浓度差条件下,所发生的扩散和扩散吸附现象。 第三页,共二十五页。1、直接扩散 直接扩散作用只发生在渗(Shen)透层 ,如砂岩。设纯砂岩的(De)地层水和泥浆滤液均为Nacl溶液,两者的(De)浓度不相同,地层水的(De)浓度大于泥浆滤液的(De)浓度。由于Vcl-VNa+ ,也就是说跑到泥浆中多cl-,在砂岩中Na+多,随着动态平衡,形成稳定的扩散电动势。第四页,共二十五页。2、间接扩散(San) 间接扩散作用只发生在渗透层 ,如泥岩。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由泥质颗粒附加导电机理可(Ke)知,离子交换特性使纯泥岩中泥质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剩下的另一部分负电荷又松散的吸附阳离子如钠离子,形成“扩散层”。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扩散吸附稳定后(Hou),形成了扩散吸附电动势。第七页,共二十五页。3、井中的总自然电动势与自然电位(Wei)分布 自然(Ran)电位有正有负,单位为mV.第八页,共二十五页。(二)氧化(Hua)还原作用   在钻孔剖面中电子性导电体,如金属矿、石墨、无烟煤等与泥浆和围岩中地层水接触时,由于氧化还(Huan)原的结果,在接触面处酚基溶于水,H+为一方,带负电荷离子(如O-2)为一方,形成偶电层,形成正负异常。 煤层或金属矿层因氧化,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其毗邻的围岩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使煤层或金属矿层自然电位为正异常;反之,处于还原状态时,则呈现负异常。 石墨和无烟煤的氧化反应最强烈,正异常。 气煤和褐煤多处于弱还原状态,负异常。第九页,共二十五页。(三)电极极化(Hua)电位  当金属电极处于盐类的电解质溶液中时,金属离子离开电极进入溶液成为离子状态,使电极带负电;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接近电极时,也有逆过程,即可以(Yi)沉淀到电极表面,使电极便带正电。 往往形成于金属矿体上。 金属离子离解给泥浆滤液,使自身带负电,而泥浆带正电,在金属矿层上,呈现明显的自然电位正异常(图3-4)。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二、自然电(Dian)位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一)自然电位曲线特征 分层点在“半幅点”。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二)自然电位曲线的影(Ying)响因素 1、井径(Jing)与厚度的影响 当H/d≥4时,地层的自然电位异常达到最大,即SP=SSP,分层点半幅点; 当H/d<4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随之降低SP<SSP,分层点移向异常峰值位移。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2、岩性(Xing)的影响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4、地层倾斜影响 5、邻层的影响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第二节 电(Dian)极电(Dian)位测井  一、电极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当金属电极与电解溶液(Ye)接触时,基于:化学力( 溶解压) 金属板(原子) 溶液中(离子)扩散(渗透压) 溶液中(离子) 金属板(原子) 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如果溶解压>渗透压(Zn),溶液带正电, Zn带负电如果渗透压>溶解压(Cu),溶液带负电, Cu带正电综合:大多(Duo)数贵Ag、Au、Hg金属为正 一般金属Fe、Zn、Pb为负二、电极电位测量与曲线解释 1、测量原理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图 电极电位测井原理电路及电子导电矿层电极电位曲(Qu)线 其电极系是采用带有相(Xiang)互短路两个比较电极N1、N2的刷子电极。其中N1N2电极安置在位于比较电极M中央由钢制成的刷子末端,称为刷子头,使之与井壁接触。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图 无(Wu)烟煤的电极电位曲线 1─电位电极系电阻率曲线;2─电极电位曲线 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第(Di)三节 电化学测井的应用一、划分煤层、确定储集层、区分岩性 1、划分煤层 图3-10a中,无烟煤有明显的自然电位正异常, 而视(Shi)电阻率反应为零; 而图3-10b的烟煤,也有较突出的自然电位正异常,其视(Shi)电阻率现显高异常。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图 自然电位曲线与视电阻率曲线在煤层上的反映 a─无(Wu)烟煤; b─烟煤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2、确定储集层、区分岩性 图中(图3-11),有三层储集层,即一层含油层和二层含水层。水层。上部含水层因颗粒较细、分选性和渗透性差,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小;而

文档评论(0)

xiaor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