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二)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店铺 - 睿科知识云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教育资料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 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其它类 型的教育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 请联系笔者。 2003 年MAM 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二)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 分) 1.A 2.D 3.B 4.C 5.D 6.D 7.D 8.A 9.A 10.C 11.C 12.B 13.C 14.C 15.A 16.C 17.A 18.A 19.D 20.A 21.D 22.C 23.C 24.D 25.A 二、材料解析题 26.受田农民中选拔,“兵农合一”;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府驻守关中,有利于加强中央 集权;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军费由农民负担,减少了国家 的军费开支。(4 分)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兵士逃亡的较 多,而且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国家兵源严重不足。(2 分)区别在于府兵制与均田制 结合,以均田制为基础。(4 分) 27.①性质:“大跃进”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的推动下,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3 分) ②主要标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 标。(4 分) ③主要原因:a.没有从急于求成、急于求纯的“左”倾指导思想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 题;b.纠“左”是在完全肯定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c.对这次“左”倾错误的严重性缺乏 清醒的认识,对纠“左”的成效估计过高 ;d.党内生活不正常,不同意见难以发表。 (每点 2 分,共8 分) 28.①观点: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繁荣并不依赖于对不发达地区的征服和掠夺。(3 分) 依据: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失去原有殖民地反而更加繁荣,西德从来没有殖民 地而经济发展最快,葡萄牙却因拒不放弃其殖民地而一直处于贫困之中。(4 分) ②评述:该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质是为殖民侵略辩护。(2 分)西方国家失去殖民 地后的繁荣,完全是通过过去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和现在依靠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实现的。 (3 分) 三、问答题 29.①九品中正制。(1 分)影响:它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 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 分) ②士族制度。(1 分)影响: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 ,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 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1 分) ③屯田制。(1 分)作用:屯田成为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 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分) ④均田制。(1 分)作用:它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 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 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3 分) 30.①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到 50 年代初,全国人民要求迅速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 业国。1953 年,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 ,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 ,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4 分)②第二次:1957 年至 1960 年, 由于大跃进, “反 右倾”的错误, 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1960 知识店铺 - 睿科知识云 知识店铺 - 睿科知识云 年冬,党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加强 农业生产,缩短基本建设战线。1964 年,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全面好转。 (5 分)③第三次:“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78 年 12 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经济建设的教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还作出实行

文档评论(0)

始终如一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始终如一输出优质文档!

认证主体苏州市致远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82MA27GAWJ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