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分析电子版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断(zhěnduàn)要点——创伤后应激障碍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 (1)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 (2)避免参加能引起(yǐnqǐ)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yǐnqǐ)痛苦回忆的地方 (3)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 第十九页,共22页。 诊断要点(yàodiǎn)——创伤后应激障碍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 (4)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 (5)选择性遗忘 (6)对未来(wèilái)失去希望和信心 第二十页,共22页。 内科学(kēxué) 第一页,共22页。 内科学(kēxué)(第7版) 主编(zhǔbiān) 王庸晋 宋国华 第二页,共22页。 第十篇 精神疾病 第八章 应激相关(xiāngguān)障碍 邓雪松 重庆(zhònɡ qìnɡ)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页,共22页。 学习(xuéxí)目标 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 了解: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bìngyīn)、发病机制和预后情况 第四页,共22页。 内容提要(nèi rónɡ tí yào)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jīzhì)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第五页,共22页。 概 述 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心理社会(shèhuì)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病 第六页,共22页。 病 因 一、引起应激相关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 1.对个体影响重大的生活(shēnghuó)事件如婚姻破裂、恋爱受挫、强暴、高考落榜、工作压力过大、失业等 2.灾难事件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车祸空难、暴力攻击、意外事故等人为灾难 二、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第七页,共22页。 临床表现——急性(jíxìng)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指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创伤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明显的精神活动紊乱,称为急性应激障碍。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活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应激源消除后,病程不超过(chāoguò)1个月,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第八页,共22页。 临床表现——急性(jíxìng)应激障碍 第九页,共22页。 临床表现——创伤(chuāngshāng)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超乎寻常的灾难性、威胁性事件导致个体出现的精神障碍。反复(fǎnfù)闯入性重现、持续性回避和警觉性增高是其三大核心症状。多在事后数日或数月后发病,病程大于3个月,可长达数年,少数患者可持续多年不愈,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第十页,共22页。 临床表现——创伤(chuāngshāng)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 激障碍 1.反复重现 创伤性体验 2.持续性 回避 3.持续的警 觉性增高 4.情感麻木 5.其他症状 第十一页,共22页。 临床表现——适应(shìyìng)障碍 适应障碍:指在明显的生活或环境改变时出现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伴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适应障碍多在应激性事件发生后1~3个月出现症状,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可自行缓解(huǎn jiě),或者转化为更为严重的其他精神障碍 第十二页,共22页。 临床表现——适应(shìyìng)障碍 适应障碍临床表现多样 以抑郁为主者,表现情绪不高、对生活丧失信心和兴趣、感到无助自责,伴有食欲减退、失眠,可有激越行为 以焦虑为主者,表现焦躁不安、担惊受怕、神经过敏,可有心悸、呼吸(hūxī)急促等 第十三页,共22页。 临床表现——适应(shìyìng)障碍 适应(shìyìng)障碍临床表现多样 品行障碍为主者,以青少年多见,表现说谎、盗窃、逃课、斗殴、离家出走、物质滥用等 儿童适应(shìyìng)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行为 第十四页,共22页。 诊断(zhěnduàn)要点——急性应障激碍 一、急性应障激碍诊断要点 1.症状(zhèngzhuàng)标准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2.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第十五页,共22页。 诊断要点(yàodiǎn)——急性应障激碍 一、急性应障激碍诊断(zhěnduàn)要点 3.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 4.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 第十六页,共22页。 诊断要点(yàodiǎn)——创伤后应激障碍 1.遭受对该个人来说严重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

文档评论(0)

137****6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