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求学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朱德求学故事 1886年12月1日,朱德同志诞生在马鞍场琳琅寨。朱家坐落在半山坳里的一处独立家屋。这是一个客家家庭,他们的祖先是从遥远的广东韶关迁移来的,在这里落户已经是第八代了。朱德同志从四五岁时,就帮助母亲劳动,到八九岁就能挑能担,能耕能种了,从学塾回家,母亲总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他把书本一放,就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时候,便整天跟着母亲在地里劳动。 1892年,他刚刚上学,是跟一位姓钟的先生读书。1893年,他转到丁先生那里读书,丁先生是榜上题过名的秀才,他的私塾就设在一个有高楼和花园的大院里。朱德同志勤劳聪慧,刻苦用功,在这里两年,他读了《诗经》等10几本书。 到了9岁,朱德同志随着伯父和幺叔,搬到相距六七里地的大湾去住了。搬到大湾,朱德同志到席聘三先生家去读书,席先生家离大湾有8里地,一天要来回跑四趟,响午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还得快跑,傍晚回来,怕天黑了,也得快跑。朱德同志说,所以养成走路快的习惯。 正当朱德同志开始长大成人的时候,他的心田得到席先生甘泉的浇灌,席聘三先生很有骨气,很有朝气,深通人情世故,他屹然立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是一个奇特而又卓越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开明的,他对历史上有些称王称霸的英雄是持轻蔑态度的;他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更常常骂得狗血淋头。他有着浓厚的民族意识,虽然学富五车,却不肯报考,连一个秀才都不是,从20几岁教书,到那时已是70多岁了,他是一个真正的白丁,却是一个真正的好先生,朱德同志是年纪幼小的一个学生,他的聪颖才华,受到先生的赞赏。他在这儿听讲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 但一个好的教育家,他不仅仅将学问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学生,席聘三先生成为朱德同志新思想的启蒙者。 席聘三先生不是封建堡垒的护卫者,他爱喝酒,酒后放言高论,他说人不做事业就没有什么用。要能做事业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没有道路好走。神仙不是人做的事情,那是没有路走的人去做的。 于是,寻找道路,成为朱德同志思考的问题了。他想:状元是点不成的,这样的文章,不知哪一年才点得上。他受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立志要去做一个军人。朱德同志对新文化感受力很强,他如饥似渴地研究科学,他靠自修,开始学数学。两三年前他已是一个珠算能手,这种算账清帐的本领,对于他学数学有很大的帮助,一直学到比例、开方。他都没有怎么觉得困难。更重要的是新思潮这一线光明,一旦冲破黑暗,他的心灵就像展开翅膀一样飞翔了。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