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思想大一统一轮复习第1页/共23页回顾篇------冷落与打击——春秋至汉初的儒学第2页/共23页回顾篇------被冷落的命运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对儒学有哪些贡献?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会被冷落?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 “礼法并施”各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缺乏实施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第3页/共23页回顾篇------受打击的命运 焚书坑(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焚书坑儒儒学抨击时政,是古非今第4页/共23页回顾篇------冷落与打击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5页/共23页辉煌篇----新生与独尊 ——汉武帝时期的儒学第6页/共23页新生与独尊——汉武帝时期的儒学课标要求课标解读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2、掌握汉代新儒学的内容3、分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第7页/共23页聚焦看---- 新生与独尊的背景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治身(养生)、治国两个方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黄帝老子 既然黄老之学的实施对西汉初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汉武帝时,黄老之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呢?第8页/共23页聚焦看----新生与独尊的背景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史记·周勃世家》丞相权重,威胁皇权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威胁,边患不止第9页/共23页聚焦看---- 新生与独尊的背景汉武帝(前156-87年)董仲舒(前179-104年)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政治: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学自身的发展顺应了统治者的需求。第10页/共23页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强调君主权威以加强君权并抑制暴政材料三 董仲舒说:“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徭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之者,省徭役,薄赋敛,出仓谷,振困穷。”材料四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 限田、薄敛、省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聚焦看---- 董仲舒改造新儒学第11页/共23页聚焦看---- 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强调君主权威以加强君权并抑制暴政 “三纲五常”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