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辑课件 1.冲击载荷 在很短时间内作用物体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 加载时间短,加载速率高; 有时利用,有时尽量避免或减小。 载荷作用效果大,所以必须考虑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即冲击韧性。 冲击载荷与静载荷的主要区别在于加载时间短、加载速率高、应力集中。由于加载速率提高,金属形变速率也随之增加,一般冲击试验时金属形变速率ε=102~104 s-1。 提高应变率将使金属材料的变脆倾向增大,因此冲击载荷对材料的作用效果或破坏效应大于静载荷。 2.冲击韧性的概念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示例:玻璃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非常容易破裂,说明其冲击韧性很低。 3.冲击试验 冲击试样 冲击试验原理 一次摆锤冲击试验 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 如不能制备标准试佯,可采用宽度7.5mm或5mm等小尺寸试祥,试样的其他尺寸及公差与相应缺口的标准试样相同,缺口应开在试样的窄面上。其中5mm×10mm×55mm试样常用于薄板材料的检验。 焊接接头冲击试样的形状和尺寸与相应的标准试样相同,但其缺口轴线应当垂直焊缝表面。 原理 冲击韧性可以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来测定,试验时将带有U型或V型缺口的冲击试样放在试验机架的支座上,将摆锤升至高度H1,使其具有势能mgH1;然后使摆锤由此高度自由下落将试样冲断,并向另一方向升高至H2,这时摆锤的势能为mgH2。 所以,摆锤用于冲断试样的能量 AK=mg(H1-H2),即为冲击功(焦耳/J)。 4.材料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 国标GB/T229-1994 冲击功吸收功:表征金属材料冲击韧性高低的指标是冲击功吸收功,也就是材料在断裂前所吸收的能量。 根据试样缺口的不同,冲击吸收功用AKV和AKU表示,单位为焦耳,数值可从试验机的刻度盘上读出。 4.材料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 国标GB/T229-2007 冲击吸收能量:表征金属材料冲击韧性高低的指标是冲击吸收能量; K=mg(H1-H2) 4.材料冲击韧性的表示方法 按照国标GB/T229-2007,U型缺口试样和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能量分别表示为KU和KV,并用下标数字2或8表示摆锤刀刃半径,如KU2 ,其单位是焦耳(J)。 冲击吸收能量的大小直接由试验机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一般钢材的屈服强度在200~1000MPa 之间。 强度越高,表明材料在工作时越可以承受较高的载荷。当载荷一定时,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可以减小构件或零件的尺寸,从而减小其自重。 因此,提高材料的强度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课题,称之为材料的强化。 4.强度的意义 (二)衡量指标 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 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试样拉断后,颈缩处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页 (一) 定义 三、塑性 断后伸长率( A ) l1-l0 l0 ×100% A= 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mm; l0——试样的原始标距,mm。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页 同一材料的试样长短不同,测得的断后伸长率略有不同。 由于大多数韧性金属材料的集中塑性变形量大于均匀塑性变形量,因此,比例试样的尺寸越短,其断后伸长率越大,用短试样(L0=5d0)测得的断后伸长率A略大于用长试样(L0=10d0)测得的断后伸长率A11.3。 断面收缩率( Z ) S0-S1 S0 Z= ×100% 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S1——颈缩处的横截面积,mm2 。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主页 塑性的意义 任何零件都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很显然,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越大,说明材料在断裂前发生的塑性变形量越大,也就是材料的塑性越好。 意义: a)安全,防止产生突然破坏; b)缓和应力集中; c)轧制、挤压等冷热加工变形。 四、刚度 刚度是指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金属材料刚度的大小一般用弹性模量E表示。 在拉伸曲线上,弹性模量就是直线(OP)部分的斜率。对于材料而言,弹性模量E越大,其刚度越大。 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除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外,其他强化材料的手段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 可以通过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来提高零件的刚度。 材 料 弹性模量E/105MPa 弹性极限σe/MPa 中 碳 钢 2.1 310 弹 簧 钢 2.1 965 硬 铝 0.724 125 铜 1.1 27.5 铍 青 铜 1.2 588 磷 青 铜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Part B Read and write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多维度解析与临床策略研究.docx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pptx
- 02S404 防水套管国标规范.pdf VIP
- 云南省爱我国防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初中组题库及答案.pdf VIP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 信息科技 《第3课 游戏体验寻规律》教学设计.docx VIP
- 《(湖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以纸本为准)》.doc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计划..doc VIP
- FreeCAD中文教程-翻译版本_freecad【181页】中文教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