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VIP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达标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云南省曲靖高三质量监测卷)位于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蹇罕坝, 海拔1000— 2000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曾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后来由 于人为原因,荒漢化严重。1962年始,塞罕坝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 在“黄 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漢沙地上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 的生态屏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为塞罕 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简图。 1 •塞罕坝夏季气候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 纬度 C.海陆 D. 洋流 2 •推测塞罕坝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 ) A.荒漠 B. 硬叶林 C.常绿林 D. 森林一草原 3 •塞罕坝林场建成后,滦河( ) A.含沙量减少 B. 径流量变小 C.结冰期延长 D •出现凌汛 【解析】 1.A 2.D 3.A 1.由材料可知,塞罕坝位于内陆地区,受海洋、 洋流影响弱;纬度高,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塞罕坝海拔 1000- 2000 米,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夏季气候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A项正确。 2 •由图中等降水量线可知,塞罕坝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森林一草原,D项正确。 3 •塞罕坝林场建成后,上游的植被状况大为改善,水土保持能力加强,地表受 外力侵蚀减弱,滦河含沙量减少,局部空气湿润,径流量可能增加,结冰期缩短; 滦河由高纬流向低纬,不会出现凌汛,故 A项正确。 龙首渠修建于梁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 (今陕西大荔 县)以东的4万多公顷盐碱地。读图回答4〜5题。 4•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 (今称铁镰山)西段开凿了中 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 ③实现自流引水 ④分段施工,降低 工程难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如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关于此地理 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 B •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 C. 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 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 【解析】:4.D 5.C第4题,由题意和图示可知,龙首渠从洛水上游开渠引 水,是利用地势实现自流,采用井渠施工法便于分段施工,从而降低工程难度。 第5题,人类活动使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气候异常、流水侵蚀加强,使商颜山塬 崖壁立、沟壑纵横,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图为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 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 断在未来20〜30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 这一推断成立,据此回答6〜7题。 6•在“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 A • M、R两地冬小麦收获日期等值线南移 B. 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 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 北美1月0 C等温线北移 7. 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纬度和距海远近 B. 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 地形和季风环流 D. 纬度和地形 【解析】:6.A 7.D 第6题,在“微型冰河世纪”里,地球气温降低,导致 冬小麦播种日期推迟,收获日期相应推迟;喜马拉雅山雪线将因气温低而下移; 亚洲水稻种植范围将缩小;同一地点冬季气温下降,故北美1月0C等温线南移< 第7题,R地等值线东西延伸,说明受纬度影响;Q地等值线折向低纬,是因为 遇到地势高的青藏高原。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 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示意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 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8〜10题。 积被类型 积雪开始时间日) 积雪结束时间(日) 积雪日数(天) 年最大雪深(厘米) 稀疏灌木 136 268 132 11.0 草地 135 266 129 29.6 农田 136 264 128 33.5 建设用地 133 273 1402 23.4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 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 小于5厘米确定。 8. 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 .稀疏灌木 B .草地 C.农田 D .建设用地 9. 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 .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 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 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 建设用地有高大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fe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