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产儿营养专题知识
《早产儿全球行动汇报》(2012.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每年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 占新生儿总数11.1%。
早产、窒息和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全球新生儿死亡三大关键原因。每年有110万早产儿出生后很快夭折。
早产儿人数最多国家
印度 – 3,519,100
中国 – 1,172,300
尼日利亚 – 773,600
巴基斯坦 – 748,100
印度尼西亚 – 675,700
美国 – 517,400
孟加拉国 – 424,100
菲律宾 – 348,900
刚果民主共和国 – 341,400
巴西 – 279,300
低-中等收入国家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WHO 2011
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发育落后和死亡高风险人群。
各国能够经过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管理降低其死亡率, 适宜管理包含喂养、体温维持、脐带与皮肤卫生、早期发觉和处理并发症等。
尤其喂养干预方法能改善其近远期预后, 对于降低这一高危人群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相关键影响。
关键内容
早产儿营养需求
早产儿肠内营养
早产儿肠外营养
早产儿营养诊疗目标
早产儿营养需求
“两个体重标准”
出生体重1500克
出生体重1500克
“三个年纪阶段”
分 期 时 间 目 标
转变期 生后7天以内 维持营养和代谢
平衡
稳定- 临床情况平稳 达成宫内增加速率
生长久 至出院
出院后 出院至1岁 完成追赶性生长
时期
不一样体重标准反应了出生前宫内营养贮备差异, 而不一样年纪阶段则反应了伴随生后成熟其生长和代谢改变。
因为早产儿本身特点, 在不一样生理阶段对多种营养素需求不一样。我们在制订早产儿营养方案时, 应针对每个孩子、每个阶段不一样特点来进行调整和计划。
2013共识: 不一样胎龄早产儿营养需求
Kg/d
28
28-31
32-33
34-36
37-38
39-41
胎儿生长
体重增长,g
20
17.5
15
13
11
10
瘦体重增长,g
17.8
14.4
12.1
10.5
7.2
6.6
营养需求
能量,kcal
125
125
130
127
115
110
蛋白质,g
4.0
3.9
3.5
3.1
2.5
2.0
钙,mg
120-140
120-140
120-140
120-140
70-120
70-120
磷,mg
60-90
60-90
60-90
60-90
35-75
35-75
早产儿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早期肠内营养对维持早产儿消化道结构和功效完整性是必需, 兼有直接营养作用和间接促进胃肠功效作用。
母乳
母乳 +
强化剂
早产儿
住院期间
乳类选择
早产儿
配方奶
足月儿
配方奶
低-中等收入国家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WHO 2011
强烈推荐:
低出生体重儿, 包含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母乳喂养。
不能母乳喂养低出生体重儿, 包含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给予捐赠人乳喂养。
能够直接哺乳低出生体重儿一旦临床情况稳定就立刻让其接触母亲乳房进行吸吮。
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应连续到6个月。
早产儿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尤其关键, 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效更适合早产儿需求。
蛋白质含量高, 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百分比达70:30; 脂肪和乳糖量较低, 易于吸收; 钠盐较高, 利于补充早产儿丢失。
母乳中一些成份对小肠成熟起一定作用。
为早产儿提供最理想免疫防御和免疫调整。
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发育有主动意义。
早期母乳喂养益处
营养性作用
抗感染作用
抗炎作用
益生元效应
母乳中营养性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EGF)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样因子-1(IGF-1)
耐热因子(Heat-stable factors)
三叶草因子(Trefoil factors)
母乳中营养性因子作用
加紧胃排空, 降低胃潴留
降低腹胀, 提升加奶速度
降低肠道通透性, 降低NEC
母乳—胃肠功效成熟促进因子
母乳中抗感染因子
细胞 (巨噬细胞, T、B 淋巴细胞)
乳铁蛋白
溶菌酶
低聚糖
脂肪酸, 单甘油酯类
分泌型IgA
CD14
母乳中低聚糖作用
抗感染: 抑制病原体结合
抗炎症反应
益生元: 促进肠道内益生菌定植
母乳喂养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Hylander: 极低出生体重儿212例
母乳组和配方奶组院内感染率分别为29.3%和47.2%, 败血症/脑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9.5%和32.6%。
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