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VIP

河南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河南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河南省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南阳期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世俗生活,信奉佛教,晚年便归隐于终南山,“南山 陲”指他的别墅所在地。 作者经常独自一人游山赏景,自得其乐,“胜事”指的是山中美景。 C.颈联具体描写游玩的情景,作者沿着山溪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白云从山间 升起,闲适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 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情。’ 15、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 D (“舍不得让老人回去”错,“热情”之说不当) ( 6 分)两个字是“独”“空”。( 2 分,每个 1 分)“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 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2 分)两字 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2 分)(意合即可) 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 赵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答案】 14. B 15. ①写景上视听结合。 竹编的门半开半掩, 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 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 白鹤刚刚飞回停歇, 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 营造出幽深、 静谧、 出尘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 雨后松林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 ③ 反衬(或“对比”“衬托”)。“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与俗世中奔忙忧 劳的自己形成对比,呼应尾联末句,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 ④巧妙 扣题。“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题目“早 发”二字,用笔绵密严谨。 ⑤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结构缜密”)。颈联描写了 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 与末句在尘世中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 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 喜爱和留恋。⑥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谧、出尘的氛围。【解析】 14 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 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B 项,“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错误,“烟霞”,泛指山水、 山林;“去”,离开;该句意为诗人辞别宿处的山水胜景离去。故选 B。 【15 题详解】 此题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从遣词造句、 手法的运用、 意境的创设、情感的 表达、 意象的选取等角度分析, 此题“竹户半开钟未绝, 松枝静霁鹤初还”句编的门半开半 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 描绘了一幅山林 清晨图景, 营造出幽深、 静谧、 出尘的氛围。 从写景的角度看是“视听结合”从抒情方式的 角度是“借景抒情”;从意象选取看,“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 表达自己 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从结构看,前后呼应,紧扣标题,还可从炼字的角度分 析。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 意境的创设、构 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期末联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 15 题。 送萧处士游黔南 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

文档评论(0)

159****5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