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考试卷》.docx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考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不拘身份的教育,是指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人们应该接受教育、能够接受教育总体上持肯定意见,并不认为人们能否接受教育应当视人的身份、地位、族群而定。 《易·涣》有“涣其群”,“涣”为水流,“群”为群众,意为“以水冲洗群众之污垢,喻清除群众德行之邪恶”(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四)。可见《周易》认为群众是应当也可以受教育的,当然,这儿的教育应理解为教化,即“化民成俗”的意思。之后,周公在论述治国理民的举措时,提出“明德慎罚”“作新民”的主张,开了中国历史上“德教”思想的先河,沿袭了《易》的精神。施行“德教”的一个重要前提性认识,就是承认人的可教,哪怕他是普通的人。 从真正教育的意义上肯定人都应当有受教育机会的是孔子。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不仅使教育突破了族类限制,也突破了身份限制,其所办私人学校并无出身限制。孔子的思想与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之后儒家的代表孟子、荀子,还是道家、墨家,都借助讨论人性本质问题,表达了他们对人性平等的主张,这是一种人的原始平等观念。孟子的性善论与“人皆可以为尧舜”说,荀子的性恶论与“涂之人可以为禹”说,墨子的“素丝论”与“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说,道家的“素朴论”与“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君子小人哉”说,都肯定了人性的平等和教育的不拘身份高下,只不过是在对教育内涵的理解方面存在差异。显然,在不拘身份的教育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的思想认识取得了巨大进步,反映了时代与社会变革所提出的要求,即对世袭制度的冲击和对贤人政治的呼吁,成为我们民族在人的教育权利方面的重要思想遺产。 从秦汉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起,教育方面的原始平等精神被打破,其表现即是从汉代起并延续到唐代,从董仲舒到韩愈,教育家普遍都以性三品学说来作为论述教育作用问题的依据。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等级性与对人性认识的差别性,影响了教育对人的作用的认识和评估。然而,思想认识的调整也在进行之中,其重要表现即是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相较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的一大变革,也是其重要精神追求,就是相对不拘身份。而更加关键的变化发生在宋代,经过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学者的思考与探索,儒学形成了新的思想形态和体系。提出了人生具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之性”而复归“天地之性”,达于人性之善,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向学意愿、态度和为学有方,而不是取决于人的生性。至此,汉唐人性学说中的等级性被摒弃,在一个更高水平上恢复了先秦教育思想中的平等精神。宋以后,中国教育的重要变化是教育重心的进一步下移,向社会基层推进,不拘身份的特点更加得以体现。 (摘编自杜成宪《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并非主张人们接受教育不要看他的身份地位、族群来决定。 B.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道家“素朴论”等,在对教育内涵的理解上有差异。 C.“明德慎罚”“作新民具有德教思想,是周公沿袭《易》的精神治国理民的实践。 D.中国教育在宋朝之后,教育重心走向社会的最底层,专门培养贫穷子弟家的成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不拘身份教育的内涵后,结合对《易》《周易》的分析,论述这一思想在很早时候就有了。 B.运用孟子、荀子、墨子、道家等学说的事例,论证了他们表达对人性平等的主张。 C.文章用假设论证,论述宋代学者摒弃汉唐人性学说中的等级性,恢复先秦教育思想中的平等精神。 D.文章着重论证不拘身份的教育平等精神,后三个段落结合历史发展的先后,采用逐层推进的逻辑顺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孔子办私人学校无出身限制,因而产生了墨子的“素丝论与“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学说。 B.对贤人政治的呼吁,能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思想的进步性,也是我们民族的思想遗产之一”。 C.宋代学者认为教育的作用过程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向学意愿、态度和为学有方,而不是取决于人的生性,可见宋代学者对教育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 D.从汉代起并延续到唐代,教育方面的原始平等精神被打破,表现在教育家普遍都以性三品学说来作为论述教育作用问题的依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开启了旅游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部门现已全部完成挂牌。旅游业从事业属性向产业属性,再到文化属性转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将发挥1 +12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