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珍稀(zhēn xī)的海洋贝壳—四大名螺 第一页,共11页。 广阔的海洋深处,生长(shēngzhǎng)着许许多多带壳的贝类软体动物。它们的肉可以食用。贝壳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第二页,共11页。 第三页,共11页。 海洋贝壳中最美丽、最珍稀的海螺(hǎiluó)有四种,它们是:鹦鹉螺、凤尾螺、万宝螺和唐冠螺。被称为海洋中的“四大名螺”。 第四页,共11页。 1.鹦鹉螺 平时多生活在100米以下的深水底层 。它的贝壳外表光滑(guāng huá),灰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状。它的形状好象一只鹦鹉,因此称为鹦鹉螺。 鹦鹉螺在四亿五千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全球的海洋中,但是现在基本灭绝了。只有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它们的外形、习性和鹦鹉螺祖先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此鹦鹉螺与熊猫一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bǎohù)的稀有动物,被称为“活化石” 。 第五页,共11页。 第六页,共11页。 2.凤尾螺(又称《大法螺 》) 它的螺塔高而尖。螺壳表面为乳白色,有深褐色(hè sè)斑纹和新月形斑纹。螺口为橙褐色(hè sè),外唇齿为白色,齿间为深褐色(hè sè)。它可以制作成能吹的大法螺号角.。 第七页,共11页。 3.万宝螺 万宝螺表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纯瘤,贝壳又厚又重。螺塔低、壳口大。整体呈艳红色或褐红色,十分美丽。该螺不仅可作为观赏收藏,还可以放在手掌(shǒuzhǎng)中进行按摩保健。 第八页,共11页。 4.唐冠螺 它是一种(yī zhǒnɡ)大型海螺。贝壳很大,并且又厚又重,长度和高度都可以达到30厘米。它的螺面是灰白色到金黄色。它的形状象唐代僧人戴的帽子,因而叫做唐冠螺。 第九页,共11页。 海洋中的贝壳(bèiké)很漂亮,大家去收藏吧! 第十页,共11页。 问题:1.四大名螺是哪四个? (鹦鹉螺、凤尾螺、万宝螺、唐冠螺) 2.被称为“活化石“的海螺(hǎiluó)是哪一种? (鹦鹉螺) 第十一页,共11页。 词语:四大
拼音:sì dà
解释: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朱谦之《老子校释》及任继愈《老子新译》。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晋慧远《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罗什未终少日,觉四大不悆……死於长安。”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年来一梦醒,飘然四大御风轻。”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北周时冀州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暉好着高翅帽、大屐……冀州人为之语曰:‘显公鐘,宋公鼓,宗道暉屐,李洛姬肚’谓之四大。显公,沙门也;宋公,安德太守也;洛姬,妇人也。”
词语:许许多多
拼音:xǔ xǔ duō duō
解释:
词语:称为
拼音:chēnɡ wéi
解释:1.叫做。如:商品的普通销售价格称为市价。2.用明确的名称、术语或措词把…叫做。如:这四部分在图上被称为A,B,C和D。
词语:唇齿
拼音:chúnchǐ
解释:比喻互相依存而有共同利益的双方。唐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诗:“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三国志平话》卷下:“孙亮对天説誓:荆州与吴地唇齿之邦,世不相顾。”清黄遵宪《哭威海》诗:“臺南北,若唇齿。”陈毅《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寿祝辞》诗:“中越相依如唇齿,后方前綫互支援。”议论;说闲话。《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惹的人动的唇齿。”《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我﹞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来撞去的,交人家唇齿。”脣齿:1.唇与齿。晋陆机《文赋》:“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脣齿。”《晋书·王濬传》:“以累卵之身,处雷霆之衝;茧栗之质,当豺狼之路,其见吞噬,岂抗脣齿?”借喻互相接近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卿更相拔举,迭为脣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晋书·温峤传》:“僕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又脣齿之喻也。”《新唐书·李吉甫传》:“及元济擅立,吉甫以内地无脣齿援,因时可取,不当用河朔故事,与帝意合。”《明史·四川土司传一·乌蒙》:“乌蒙、乌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