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章 骨转移癌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王海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概 述
骨转移瘤是指原发性肿瘤的肿瘤细胞经血行播散到骨所致的可持续生长的转移灶,以癌多见。
骨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仅次于肺肝,约30%~85%的癌症患者在病程中将发生骨转移,其中大多数来自乳腺癌和肺癌,其他依次为肾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直肠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
概 述
骨转移是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其所造成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等并发症,可以加快病情的发展,尤其是严重地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 断
(一)症状
疼痛是主要症状,约50%~75%的骨转移病变会产生症状和体征,其中转移部位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局部疼痛为逐渐加重,以夜间疼痛为主,安静、休息时可以加重。病理性骨折(8%~30%)也较为常见,晚期还有神经压迫、神经根受损、脊髓压迫等症状。
诊 断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监测病情变化,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作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成骨型骨转移更明显,尤以前列腺癌、乳腺癌明显。
高钙血症也是部分骨转移患者的生化表现。有研究显示,高钙血症还可能与骨转移的预后有一定关系。
诊 断
(三)X线平片
表现为骨破坏和骨修复共存,X线敏感性低但特异性高,对于早期和小病灶发现困难,相对于溶骨性转移病灶容易发现,主要表现为骨破坏、塌陷和骨折,例如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的骨转移表现。
增生性病灶多见于前列腺癌,也可发生于乳腺癌、肺癌和腺样囊性癌等,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增高。
诊 断
(四)核素显像
SPECT全身骨扫描是诊断骨转移癌的常规方法,其灵敏度高,能够发现早期、多发的病灶,对无症状的骨转移患者也能够及时发现。
核素异常浓集不是骨转移的特异性表现,骨扫描检查阳性者应结合临床中原发肿瘤及症状,利用X线、CT甚至MRI的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诊 断
近年来PET不断的应用,其18F-FDG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与SPECT全身骨扫描相近,但特异性较高。随着新的示踪剂的不断应用,PET对于骨转移的诊断显示出更多的优势。
男41岁,右肺癌骨转移--胸骨、肋骨、脊柱可见散在分布的点团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
男性82岁,食管中段高分化鳞癌放化疗后骨转移--右前第7、8、9肋骨肿瘤骨转移
诊 断
(五)CT和MRI
CT扫描可显示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病灶,而MRI扫描在早期诊断骨转移方面比CT扫描、X线片和骨扫描更优越,特别是对脊髓压迫的诊断更确切。
肺癌脊柱多发转移
治 疗
骨转移瘤的治疗主要为姑息性治疗,是以减轻或控制骨痛,预防或减少病理性骨折等相关症状发生,保持骨的稳定性为治疗目的。
2021-11-19
17
可编辑
其治疗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内分泌激素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二磷酸盐的治疗,局部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
全身治疗
1.化疗
针对无症状、多发骨转移或化疗敏感肿瘤的骨转移建议首选化疗,其中负重骨除外。根据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选择相应的联合化疗,临床上对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淋巴瘤和生殖细胞肿瘤导致的骨转移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内分泌激素治疗
内分泌激素治疗对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产生的骨转移有较好的效果。例如乳腺癌激素受体(ER/P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具有全身抗癌作用,对骨转移患者起到止痛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对部分骨转移癌痛有止痛效果。
3.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包括骨磷、帕米磷酸二钠、唑来磷酸等。以唑来磷酸为例,在体外可抑制破骨细胞活动,诱导破骨细胞凋亡。
放射性核素治疗
适合于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多发转移但病灶小、广泛,疼痛不是十分严重者。目前较常用的药物(锶 )Sr89和(钐 )Sm153等,从静脉内注人上述药物后,在骨转移部位出现较高的药物浓集,利用放射性药物β射线对肿瘤病灶进行内照射,达到减轻疼痛和抑制病灶增长的姑息性效果。
局部治疗
1.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病理性骨折的固定和椎管的减压,以及脊柱的稳定,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防止继续恶化,但是术后应配合化疗、放疗来巩固疗效。
2.放射治疗
(1)放射治疗原则 骨转移病变放射治疗是姑息性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症状,只有极少数病人可达到治愈。
(2)放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作用原理是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一般在照射后3~6周开始,高峰在2~3个月。放射治疗时疼痛的缓解率可达80%~90%,大约一半病人的疼痛能完全消失。50%以上的疼痛,在放射治疗的1~2周内显示疗效。如果治疗后5-6周,疼痛仍无缓解时,表示疼痛缓解的机会非常小。
骨转移放射治疗的最佳技术和剂量与分割仍不能确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