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委托理财危机背后的公司治理困局探析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委托理财危机背后的公司治理困局探析 1
一、委托理财危机中的典型案例:吴忠仪表和闽东电力案 2
(一)吴忠仪表委托理财案 2
(二)闽东电力委托理财案 2
二、委托理财案例暴露出来的公司治理困局 3
(一)公司治理主体的缺位 3
(二)公司治理对象的混乱 5
(三)来自市场约束的缺失 6
三、结论 6
文2:垃圾焚烧背后的困局 7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2
正文
委托理财危机背后的公司治理困局探析
文1:委托理财危机背后的公司治理困局探析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是指上市公司把资金委托给专业或非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经营,从而获得投资回报的行为。随着德隆系下闽发、汉唐、大连证券等问题券商给委托方带来巨额亏损问题的暴露,加上南方证券因委托理财亏损惨重,海通证券、华夏证券、广东证券等券商因委托理财纠纷官司不断的消息不断被披露出来,数十家上市公司发布委托理财风险公告,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到2005年已经是危机重重。我们不妨先看两起既典型又具有一般性的委托理财案例。
一、委托理财危机中的典型案例:吴忠仪表和闽东电力案
(一)吴忠仪表委托理财案
吴忠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吴忠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起成立,在1998年6月和2000年11月,分别进行了首发和配股融资,两次融资实际募集到的资金为5.53亿元。截至2004年末,吴忠仪表上市6年总共实现净利润1.71亿元,而以赵广生等为首的前任高管们委托理财形成1.75亿元损失和公司因担保承担3721万元连带清偿责任,合计损失至少高达2.12亿元。而受托给吴忠仪表进行理财的两家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就是吴忠仪表的前任高管。
吴忠仪表2005年3月16日发布公告称,1.8亿元委托理财事项未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会议决议,未签署相关协议,也未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披露。1.8亿元委托理财资金的转移时间前后长达6年?熏初步核查发现最早一笔在1998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全部由涉案的三名前高管策划,直到他们涉嫌贪污被捕之后才全面暴露。现任董事长冯奇峰2001年9月27日就被选举为总经理,主管经营,而他对此公司重大事项竟然一无所知。同时,吴忠仪表的监事会在历次的公告中也从来没有对相关事项表示过异议。
(二)闽东电力委托理财案
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发起设立,翁小巧任闽东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2000年7月,闽东电力以“荷兰式竞价”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1亿股,创下了88.69倍的新股发行市盈率纪录,融得资金11亿元。闽东电力上市后,在大肆进行基本上没有带来回报的多样化投资的同时,还将巨资进行了委托理财,并导致了严重损失。2004年3月19日公司公告称,存放于爱建证券的10076万元被挪用,2005年,公司又决定对该笔资金的账面净额7053万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其子公司上海东溟同样出现了委托理财金损失,在西南证券上海定西路营业部存放的3150万元资金在2004年4月13日查账时发现已经不翼而飞,仅剩下20余元。
2004年12月2日,闽东电力公告称翁小巧因“涉嫌严重违纪”已被中共福建省纪委双规。不久,宁德市政府将董事会由14人减为7人,原董事会成员只有副总经理杨立功一人留任。7名董事,除了杨立功外,另外6位有1位为前宁德市计委主任,任公司党委书记,1位党委副书记,2名来自控股股东宁德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2名独立董事。
二、委托理财案例暴露出来的公司治理困局
公司治理的实质在于股东等治理主体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以解决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现实中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就是决定公司是否被恰当的决策与经营管理。与相当部分主业不兴,为避免业绩滑坡期望通过委托理财一搏来在短期内获取较高收益的 企业 不同,上述两家公司的主业收益都不错。恰恰是因为企业治理的失效使得胡乱投资和委托理财行为得以进行,造成了主业的 发展 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影响了主业的正常发展。分析以上两公司案例,可以发现他们在公司治理中存在共同的突出问题:
(一)公司治理主体的缺位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而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局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 科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火山爆发》幼儿园大班科学PPT课件.ppt VIP
- (说明书)龙门铣床主轴箱、进给系统及工作台的设计[精品].doc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 《山海经》PPT(小学生演讲).pptx VIP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docx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答案.pptx VIP
- 2025年度“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表+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doc VIP
- 私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范本.doc VIP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