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疟原虫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裂殖子超微结构 (电镜图) 裂殖子粘附红细胞表面 红细胞变形 侵入红细胞 封口 全过程约需10-15分钟 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 人体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各期形态鉴别 环状体 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疟原虫的孢子生殖过程 疟疾热型与红内期发育的关系 时 间 红内期虫数 发热阈值 时 间 红内期虫数 发热阈值 再 燃 复 发 疟原虫血涂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间日疟原虫厚血膜涂片 Plasmodium, malaria parasites 疟原虫有130余种,对宿主有较严格的选择性,通常一种疟原虫只寄生于一种宿主。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 人疟原虫感染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称为疟疾(malaria) 人(脊椎动物宿主) 蚊(媒介宿主) 肝细胞 内发育 红细胞 内发育 胃内配 子生殖 胃壁孢 子生殖 人体内发育阶段 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发育) TS 子孢子 (蚊) BS 红外期裂殖体 休眠子 红外期裂殖子 子孢子 红外期裂殖体 裂殖子 (蚊) (肝细胞) 人体内发育阶段 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发育) 红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循环和有性体形成 环状体 (ring form) 大滋养体 (trophozoite) 裂殖体 (schizont) 红内期裂殖子 (merozoite) 配子体(雌、雄) (gametocyte) 人体内发育阶段 红细胞内期 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各期形态特点 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的形成 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 血红蛋白消化 珠蛋白 氨基酸 合成原虫蛋白 血红素 高铁血红素 疟色素 蚊体内发育阶段 蚊虫能否被疟原虫感染取决于下列因素 蚊虫种类: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配子体的发育程度:成熟配子体30-60天感染力强 配子体的雌、雄比例:(8:1) 配子体的数量:(0.01%)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湿度等) 上述因素造成了疟疾流行的地域性分布和季节性消长 蚊体内发育阶段 配子生殖(胃腔内) 孢子生殖(胃壁上)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雄配子 雌配子 合子 合子 动合子 囊合子(卵囊) 子孢子 子孢子 (唾腺) 总结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特点 蚊体内发育 人体内发育 肝细胞内发育 (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发育 (红细胞内期) 胃内发育 (配子生殖) 胃壁上发育 (孢子生殖) 子孢子 配子体 潜伏期 从疟原虫感染到疟疾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 发热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的最低原虫数/mm3血液 P.v 10-15至200-500/mm3 P.f 500-1300/mm3 P.m 140/mm3 潜伏期时间 P.v 12天(长潜伏期虫株11月) P.f 6-27天(平均11天) P.m 20-28天(最长达39天以上) 疟疾的发作、再燃与复发 疟疾发作 典型发作过程 发作机制:与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周期有关 冷(寒颤) 热(发热) 汗(出汗退热) 间歇 疟疾的再燃与复发 隐匿期: 由于带虫免疫(premunition)的产生, 进入隐匿期 疟疾发作停止后一段时间,在没有重复感染的情况下,又出现了再次疟疾发作,称“临床复发”(包括再燃和复发) 再燃——血液内残余的少量疟原虫抗原变异后再次繁殖起来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 复发——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发育繁殖后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 再燃与复发的机制 疟疾的其他临床表现 贫血: 疟原虫破坏受染红细胞,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 脾肿大:巨噬细胞增多,高度充血,早期较软,反复发作变硬。 发病3~4天后可触及 疟性肾病: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P.m.常见 凶险型疟疾 脑 型:头痛、昏迷、抽搐等 超高热型:发热高达42℃ 厥冷型:皮肤湿冷,体温下降,血 压下降 胃肠型:呕吐、腹泻等 输血性疟疾: 输入含疟原虫的血液引起。特点是潜伏期短,只有红内期,治愈后不复发 先天性疟疾: 通过胎盘而感染。出生后3~5周发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贫血、黄疸明显,肝脾肿大,预后差。 流行病学协诊 (传播季节与发病季节) 病原学检查 厚、薄血膜法:取末梢血涂片、固定、 染色、镜检。 采血时间:P.v.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 P.f.发作开始时 免疫学检查 检测相应抗原、抗体 传染源:周围血内含配子体的病人和带虫者(原虫 血症P.v.4天后,P.f.7~11天后) 传播媒介: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 蚊、大劣按蚊) 易感人群:儿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