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情同意原则 所有用于暴露后预防的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预防效果不是绝对的,只能降低意外暴露后感染HIV的发生概率。 因此,如需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感染,有关人员应先告知当事人有关利益和风险,在知情同意和充分考虑利弊的的基础上自愿选择是否使用药物预防。 如何预防用药 暴露后预防的时间:预防性用药应在暴露后立即开始,一般在1h之内服药效果最好。对于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间隔时间很长(比如1~2周),也应考虑使用预防性治疗;因为即使不能防止感染,早期治疗对HIV急性感染也有好处。由于服用4周AZT才有一定保护作用,如果无很大的副作用,预防性治疗用药时间应持续4周。 强调 应用抗病毒药物是预防职业暴露是一个重要环节,但预防的效果并不是100%。目前国外也有多例预防失败的报道。所以,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重点应该放在工作中尽量减少暴露。 我市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2006-2008年我市共处理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例6起涉及7人。 其中,2006年2人,2007年2人,2008年3人。 发生在医疗单位6人,分别是带血针头刺伤3人,术中骨头刺伤1人,伤口暴露3人。 某护士的职业暴露 某艾滋病病房的护士,在处理艾滋病房污物过程中,被一根混在污物中的带血针头刺破手指,当时有可视性出血。立即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并轻挤出血,然后给予碘酒浸泡半小时。专家评估认为,采用强化用药方案,当天抽血检测HIV抗体作为基线结果,并在4周、 2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HIV抗体,均阴性。 案例提示 在医疗工作中,尤其在为艾滋病人服务过程中,应严格贯彻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将锐器,例如针头、刀片等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和处理,以免发生被混在污物中的锐器扎伤等事故,一旦发生,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某门诊医生的职业暴露 某院艾滋病门诊,有一艾滋病人在门诊就诊中突然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以大量呕血为主,刘*医生在抢救该病人过程中,突有病人呕吐的血液喷射到了她的眼睛里和脸上。她立刻用清水洗脸,并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后经专家指导,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服用双汰芝,当天抽血检测HIV抗体作为基线结果,并在4周, 2个月、3个月、6个月时检测HIV抗体,均阴性。 案例提示 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为艾滋病人的医疗操作中,一要注意戴口罩,二要戴防护镜。 属于黏膜的暴露,不要用眼药水滴眼,否则容易损伤黏膜,增加感染机会。 某手术医生的职业暴露 某院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由于标本量较少每周二、四上午集中检测HIV抗体项目,在周二晚上顾*医生在做外科急诊手术过程中,病人骨头碎片刺穿乳胶手套,右手中指出血,当时采取刺激出血,清洗消毒伤口,周四实验室检测该病人为HIV抗体待复检,上报市卫生局,后确证阳性 。后经专家指导,强化用药,当天抽血检测HIV抗体作为基线结果,并在4周, 2个月、3个月、6个月时检测HIV抗体,均阴性。 案例提示 “术前或输血前”应进行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应配置“快速检测试剂”,并做好检测记录。 应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强化“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所有的血液、未固定的组织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的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 山高人为峰, 我们一起努力! Thank you!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 吴小龙 2012.5.14 什么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其又可以分为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等等。 感染性职业暴露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体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梅毒螺旋体 艾滋病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非典病毒 医院职业暴露途径 医院职业暴露的方式 针刺伤、割伤、粘膜污染、伤口浸染、牙齿刮伤、刀、玻璃器具损伤等等。 HIV病毒简介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可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原微生物名录及生物安全评价》 中部分一类、二类生物危害病原微生物 名称 危害分类 名称 危害分类 埃博拉病毒 一 乙型脑炎病毒 二 疯牛病 二 霍乱弧菌 二 人免疫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docx VIP
- 一(上)数学必考:100道看图列式+应用题.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A卷 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doc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7 逻辑电路设计(选学) 课件.pptx VIP
- 【GB_T51455-202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展示版.pdf VIP
- 县级干部党校培训个人总结.docx VIP
- 《黑白装饰画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3 两种组合逻辑门——与非门、或非门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