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保健按摩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折或脱位 概念 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1、体位不当,手法粗暴 2、患者骨性病变 处理方法:停止手法治疗;制动、包扎、固定,X线检查;整复和固定。 预防措施 皮损 概念 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1、摩、擦手法过重、时间太长 2、手法技术不熟练,按、揉等手法没有紧贴皮肤 处理方法:停止手法治疗,清创消毒,预防感染 预防措施 疲乏 概念 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 烫伤 医疗纠纷 踩跷与扳 6、减少推拿意外的措施 (1)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2)提高手法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选择适当的体位。 第二章 推拿的作用原理 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1)外力直接促进气血流动; (2)热效应加速气血循环。 2、舒活肌筋,缓急止痛 3、理顺肌筋 4、整复并滑利关节 5、调节脏腑功能,去除病邪并增强抗病能力 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调节内脏功能。 6、急救醒神 (1)醒脑开窍 (2)强心通脉 (3)开喉通隔 7、美容养颜 8、养生保健 9、以指代针 10、以推代药 第三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 治疗原则 1、治病求本 2、扶正祛邪 扶正的四个途径:气血流通、特殊部位、药物外用和自我按摩。 3、调整阴阳 4、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5、治未病 第二节 推拿治法 推拿八法: 温、通、补、泻; 汗、和、散、清。 中级保健按摩师 俯卧位保健按摩 学习目标 中级保健按摩师应达到以下技能要求: 1.能够十分熟练地按程序进行全身保健按摩并消除宾客身体不适。 2.能够指导初级保健按摩师的保健按摩操作。 第一节、颈肩部保健按摩 一、俯卧位保健按摩手法和常用穴位 常用手法:推法、拿法、揉法、压法、滚法。 常用穴位: 肩井(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秉风(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天宗(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二、操作 1.拿揉颈项部。保健按摩师一手扶着宾客枕部,一手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或余四指相对,用三指或五指拿揉颈项部肌肉2—3 min。 2.指压棘突两侧。保健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端分别置宾客项部棘突两侧,自上而下按压2—3遍,按压同时或按压后可行轻揉法。 3.拿揉肩部。保健按摩师以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宾客两侧肩胛岗上窝,余四指放在肩前部,自内向外拿揉肩部2—3 min。保健按摩师亦可立于宾客头前,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宾客两侧肩前部,余四指置肩胛岗上窝,自内向外拿揉肩部2—3min。 4.按压肩井、秉风、天宗穴。保健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分置于宾客两侧秉风、天宗穴上,按揉各l~2 min,然后立于宾客头前,双手拇指置于宾客两侧肩井穴,余四指抱定肩后部,揉压肩井穴1~2 min。亦可按压后再行揉法。 5.滚肩部。保健按摩师立于宾客一侧,滚揉肩部2—3min。然后双掌心相对,五指自然曲屈分开,以小指尺侧端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肩部数次。 第二节、背腰部保健按摩 一、背腰部保健按摩手法和常用穴位 常用手法:推法、揉法、压法、按法、搓法、扣击法、晃法 常用穴位: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八髎(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合称) 二、操作 1.按揉背腰部。保健按摩师以双手掌同时按揉宾客脊柱两侧第一、二条膀胱经3—5遍。需要增加力量、增强刺激,可双手重叠进行按揉。 2.弹拨足太阳膀胱经。保健按摩师双手拇指指端相对,以双手拇指指腹同时自上而下弹拨宾客足太阳膀胱经3~5次,如需增加力量,加大刺激,可用双拇指重叠弹拨,拨后应轻揉2遍。 3.按压足太阳膀胱经。保健按摩师以双手重叠置宾客背部膀胱经第一、二条线上,自大杼穴起,白上而下,同时或交替按压“背俞穴”3~5遍。按完一侧再按另一侧。 4.滚脊柱两侧。保健按摩师沉肩、垂肘、悬腕,手握空拳,侧掌滚或握拳滚宾客脊柱两侧2~3 min,自上而下进行。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推拿发展缓慢的一个历史时期。 2、最早的捏脊法和抄腹法。 四、隋唐时期 1、公元581~907年,推拿处于极盛时期。表现在: (1)临床上---推拿已成为一种专门的治疗方法,渗透于临床各科。 (2)教学上---隋朝将推拿人员分为士、师、博士三级。 (3)医政上---推拿为太医曙四科之一。 (4)保健上---广泛用于养生。 2、传入日本、印度等国。 3、《诸病源候论》每篇末均有推拿的记载 4、膏摩盛行。 五、宋金元时期 1、元朝:危一林利用自身体重牵引复位。 2、宋朝:按摩催产法运用于临床。 3、张从正:推拿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 六、明朝 1、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