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海绵状斑痣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色海绵状斑痣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white sponge nevus 别名 白皱褶病;口白角化病;白色皱襞性龈口炎;口厚皮病;软性白斑;口腔黏膜痣样肥厚角化;家族性白色皱襞黏膜增生;white folded disease;leukokeratosis oris;white folded gingivostomatitis;pachydermia oris;soft leukoplakia;naevus-like isolated hypertrophic keratosis of oral mucosa;familial white folded hyperplasis of mucous membrane 类别 口腔科/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ICD号 K13.7 概述 白色海绵状斑痣(white sponge nevus)又称白皱褶病(white folded disease)、口白角化病(leukokeratosis oris)、白色皱襞性龈口炎(white folded gingivostomatitis)、口厚皮病(pachydermia oris)、软性白斑(soft leukoplakia)、口腔黏膜痣样肥厚角化(naevus-like isolated hypertrophic keratosis of oral mucosa)、家族性白色皱襞黏膜增生(familial white folded hyperplasia of mucous membrane)等。1935年Cannon首先描述,是一种遗传性或家族性疾患,在一个家庭的3个成员均表现为口腔、阴道及直肠黏膜呈特殊海绵状的白色或珠光色特征,称为黏膜白色海绵痣。 概述 本病尚可侵及鼻腔、肛门及外阴等处黏膜。白色海绵状斑痣一般不是癌前状态,也不发生恶性变。所以,又称白色皱襞性黏膜发育不良(white folded dysplasia of the mucous membrane)。 流行病学 病因 白色海绵状斑痣是少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传递。同胞姐妹兄弟中可同时发病。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变区表现为灰白色的皱褶或沟纹。扪之柔软,呈海绵状。在婴儿或儿童期往往不被注意,到青春期表现明显,可包括整个口腔黏膜或部分黏膜,青春期过后则变化不大。口腔黏膜以外的部位,如鼻腔、外阴、肛门等处黏膜亦可发生同样病变。病损在成年后逐渐趋于静止状态,故年轻病人的病损常比老年人严重、广泛。病损不发生于无黏膜下层的角化上皮,如牙龈、硬腭。病损处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样皱襞,有的表面散布针尖大小的滤泡,状似海绵,但病损处具有正常口腔黏膜的柔软与弹性。 临床表现 较小的鳞片可以刮去或揭去,揭去时无痛,不出血,并露出粉红色类似上皮的光滑面。覆盖黏膜的皱襞状鳞屑可在一天内全部消失,2~3天后又可重新出现。 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即可发现病损,最早的可在1个月的婴儿发现口腔损害,终身存在,到青春期发展更为显著,以后不再继续进行。 本病常见于颊、唇、舌缘硬腭及软腭等部位的黏膜上,很少发生于牙龈及口底黏膜。损害具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样的皱襞或鳞片状,有的表面散布着针尖大小的滤泡,状似海绵,但病损处具有正常的口腔黏膜的柔性与弹性。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过度角化,不全角化,鳞状上皮极度肥厚,甚至达40~50层以上。棘细胞与基底细胞表现为海绵样变性。结缔组织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电镜下观察细胞内发现大量Odland小体,这种小体1960年由Odland发现。正常情况下,角化细胞中的Odland小体进入细胞间隙,促进角化细胞脱落。而白色海绵状斑痣区细胞间Odland小体不足,病损区桥粒增多,是造成上皮表层细胞堆积,呈现海绵状外观的原因。 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再根据家族史,予以确诊。 根据症状及病理变化建立诊断。本病若伴随指、趾甲肥厚与指、趾甲挺起时,则称为先天性指、趾甲肥厚。病理变化特点为上皮细胞内明显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形成许多小泡。上皮钉突增宽且有时相互融合,胶原纤维水肿、断裂,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应与白斑和白色水肿相区别。 鉴别诊断 1.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局部为白色斑块、粗糙、较硬。刮时不能揭下。烟、酒、不良修复体等刺激因素去除后,局部病变可减轻。白斑无家族史。病理变化有上皮异常增生。有癌变倾向。白色海绵状斑痣没有恶变倾向。 2.扁平苔藓 白色海绵状斑痣发病年龄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