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专辑(225).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专辑(225) 1、追慕前贤的苏轼 苏轼之号东坡,乃是追慕前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特别喜爱在城东一土坡上栽种花树。他的《东坡种花》诗两首中有句:“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又有《步东坡》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还有《别东坡花树》诗曰:“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遭遇与心境正与当年的白居易相似,他十分怀念这位前代大诗人。他在《去杭州》诗中写道:“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诗前小序有言:“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另有《赠善相程杰》诗云:“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送程懿叔》也有云:“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苏轼号“东坡”实在是景仰白居易。 2、“文正”最美 中国古代的大臣死后都有“谥”。谥号没有明文规定哪种最高,从《史记·谥法解》来看,“文正”最美,而且在各朝追谥大臣中有所证实。《谥法解》关于“文”、“正”这两个字的定义为:“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内外宾服曰正”,这比“大虑行节曰孝”、“好廉自克曰节”、“内外思索曰思”、“胜敌志强曰庄”、“夙夜警戒曰敬”等似乎要高。 唐朝著名的文臣中,死后被谥为“文”的很多:魏征谥为“文贞”,房玄龄谥为“文昭”,姚崇谥为“文献”,牛僧孺谥为“文贞”,狄仁杰谥为“文惠”。 到了宋朝,开始“文”、“正”连起来用。宋朝四百年天下,大臣死后谥为“文正”的只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马光等几人。某些大臣行为有些疵病的,朝廷即使谥之为“文正”,往往会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大臣夏竦死后,朝廷谥之为“文正”,当即遭到大臣刘敞的反对:“世谓竦奸邪而谥为正,不可!”司马光也认为夏竦不可受此美谥。在众大臣的阻止下,夏竦被改谥为“文庄”。 宋代著名的清官包拯,死后被谥为“孝肃”,《宋史》上写得明明白白。但老百姓除了叫他“包公”、“包青天”外,又称他为“包文正”。因为老百姓不忘包拯的功德,要把最好的字眼安在他头上。 元代,最高统治者模仿汉人加谥的办法以笼络臣下,特别是汉族大臣。良相廉希宪(汉族)、刘秉忠(汉族)、耶律楚材及大臣赵良弼(汉族)死后俱被谥为“文正”。 清代,曾国藩为主子保住了江山,生前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汉族臣子中只有他一人被封为侯),死后被追谥为“文正”。 3、谈虎色变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只有亲自参加实践或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获得真知。 一次,他在给弟子讲学,当谈到关于知识的获得方式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曾经被老虎咬伤过。一天,他同几个乡亲坐在树下乘凉。忽然跑来一个人,说一只老虎吃人了。周围的人听后都感到十分吃惊。而那个被老虎咬伤过的农夫则特别惊慌,他吓得脸上的颜色都变了,比其他人害怕得多。 程颐接着给弟子们说,老虎吃人这种事,虽然连小孩子都知道,然而他们并不真正知道老虎如何伤人及老虎伤人的可怕情况,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真知。真正具有这方面知识的,只有那个农夫。 “谈虎色变”就是出自程颐讲的这个故事,后来用它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精神就紧张起来。 4、林则徐新疆兴垦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林则徐因禁烟得罪英国而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这里,这位民族英雄受到伊犁将军布彦泰高规格的礼遇,使林则徐备感慰藉,也保证了他继续以坦荡的胸怀,发挥自己的才干。 在布彦泰将军奏请皇帝后,林则徐即开始勘办垦荒事宜。 在勘察了伊犁河后,林则徐决定开渠引进哈什河水。这项工程浩大,清廷又没有经费投入,林则徐就采取“捐资人员分段承修的办法”,与当地官员绅民共同捐资,并率先认修了首段工程,他还把在内地治河的经验运用于此。在经过4个月的施工后,240公里的水渠终告完成,沿途近10万亩的田地得到了滋润,伊犁从此焕发了生机。为纪念林则徐,人们将这条水渠称之为“林渠”。 林则徐在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激起了清廷大规模开发南疆的兴趣,又派他承担到南疆去勘察荒地的任务。 在随后的一年里,所到之处,不仅要清丈土地,勘察土质,查明有多少可供开垦的荒地,还要寻找水源,试筑水渠。林则徐对工程质量要求极为严格。 值得一提的是,林则徐在新疆垦荒中,还推广了“坎儿井”这一令人赞叹的水利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由地面渠道、地下渠道和涝坝三部分组成的灌溉系统,它极好地解决了土质松散、地势较低、严重缺水地区的取水问题。林则徐虽不是“坎儿井”的发明者,但他提倡和推广“坎儿井”是有大功的。在林则徐的大力推动下,吐鲁番、鄯善、托克逊新挖“坎儿井”300多道,大量久荒的土地变成沃壤。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