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晋书-卫瓘传》(附答案与译文).docVIP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晋书-卫瓘传》(附答案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晋书?卫瓘传》 (附答案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也。瓘年十岁丧父,至孝过人。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称。袭父爵阌乡侯。弱冠为魏尚书郎。时魏法严苛,母陈氏忧之,瓘自请得徙为通事郎,转中书郎。时权臣专政,瓘优游其间,无所亲疏。在位十年,以任职称,累迁散骑常侍。陈留王即位,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以定议功,增邑户,数岁转廷尉卿。瓘明法理,每至听讼,小大以情。邓艾、钟会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给兵千人。蜀既平,朝议封瓘。瓘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固让不受。除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泰始初,转征东将军,进爵为公,所在皆有政绩。除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于时幽并东有务桓,西有力微,并为边害。瓘离间二虏,遂致嫌隙,于是务桓降而力微以忧死。朝廷嘉其功。太康初,迁司空,侍中、令如故。为政清简,甚得朝野声誉。武帝敕瓘第四子宣尚繁昌公主。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一拟克制以土断定自公卿以下皆以所居为正无复悬客远属异土者”武帝善之,而卒不能改。惠帝即位,复瓘千兵。以瓘录尚书事,与汝南王亮共辅朝政。亮奏遣诸王还藩,与朝臣廷议,无敢应者,唯瓘赞其事。楚王玮由是憾焉。贾后素怨瓘,且忌其方直,不得骋已淫虐;又闻瓘与玮有隙,遂谤瓘与亮欲为伊霍之事,启帝作手诏,使玮免瓘等官。黄门赍诏授玮,玮性轻险,欲骋私怨,夜使清河王遐收耀。左右疑遐矫诏,咸谏曰:“礼律刑名,台辅大臣,未有此比,且请距之。须自表得报,就戮未晚也。”瓘不从,遂被害,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卫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一拟古制/以土断/定自公卿以下/皆以所居为正/无复悬客远属异土者/ B.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一拟古制/以土断/定自公卿以下/皆以所居为正/无复悬客远属异土者/ C.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一拟古制/以土断定/自公卿以下/皆以所居为正/无复悬客远属异土者/ D.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一/拟古制/以土断/定自公卿以下/皆以所居为正/无复悬客远属异土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时指男子二十岁,这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因年少,体犹未壮,故称“弱”。 B.廷尉卿,古代官职廷尉的尊称,西汉也称大理。战国时秦国始置,魏晋沿用,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 C.使持节,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因规定持“旌节”为信物而得名。 D.黄门,原指皇家近臣的官署名称,以侍奉皇帝及其家族为主,都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也称宦官为黄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瓘明辨是非,处事公允。他通晓法理,每次判案,不论案子大小都依据情理来断。对权臣们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别。 B.卫瓘多有军功,政绩显著。他监督钟会、邓艾伐蜀成功,多任各地军政长官,获封公爵爵位,后因扫除边患受到朝廷嘉奖。 C.卫瓘依据实情,提出选官主张。他前后比较,劝说晋武帝不能沿袭魏时的九品制度,应采用地方举荐制,被武帝认可。 D.卫瓘得罪权贵,惨遭冤死。他因支持司马亮遣送藩王回封地的奏议,触怒权贵,又因为人正直,得罪贾后,被假传圣旨陷害致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瓘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固让不受。 译文: (2)亮奏遣诸王还藩,与朝臣廷议,无敢应者,唯瓘赞其事。 译文: 【参考答案】 10.C ???11.A?? ?12.D?? 13.(10分)(1)卫瓘认为攻克蜀国的功劳,是众帅之力,自己虽然用了智谋,但没有斩将夺旗的功劳,因而坚决辞让不接受。 (5分。大意2分,判断句式1分,“效”“让”各1分) (2)司马亮奏请责令诸王就藩,和朝臣在朝廷上议论,没人敢响应,只有卫瓘赞同这件事。 (5分。大意2分,“遣”“廷”“应”各1分) 参考译文: 卫瓘字伯玉,是河东安邑人。卫瓘十岁时失去父亲,天性纯孝超过了一般人。他性情沉静,善于分辨是非道理,凭借有见识、清正公允著称。承袭父亲阌乡侯的爵位。二十岁做了魏国的尚书郎。当时魏国的法律严厉苛刻,母亲陈氏感到忧虑,卫瓘自己请求转任通事郎,又转任中书郎。当时朝臣专权,卫瓘从客周旋在他们中间,对权臣们没有亲疏之别。在官位十年,以称职著称,逐渐升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