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
PAGE
PAGE 1
管理知识:何为鲶鱼效应?其有何副作用?
什么是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又称鲇鱼效应。它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学问,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假如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散,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胜利隐秘,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觉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生疏,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觉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急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 与此相像,日本也有一个渔夫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很多渔民都以捕捞鱼为生。鳗鱼的生命特别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有一位老渔民每天出海捕捞鳗鱼,惊奇的是,返回岸边之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怎样对待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 由于鲜活的鳗鱼要比冷冻的鳗鱼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著名的富翁。四周的渔民做着同样的事情,却始终只能维持简洁的温饱。 原来,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 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慌张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一仓死气沉沉的鳗鱼被全部激活了。 这就是“鳗鱼效应”的由来,也称“狗鱼效应”。实则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同样的,大部分失败的公司,事先都有一些征兆显示已经出了问题,然而即使有少数管理者已略微察觉这些现象,也不太留意。如:企业的气氛沉闷,缺乏压力,管理层安闲舒适,员工布满惰性,一些真正具有力量和潜力的人员则得不到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他们或者离开公司,或者被无谓地铺张掉,企业渐渐地失去生气。 鲶鱼效应的表现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奇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灵敏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散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加生存力量和适应力量。 鲶鱼效应的利与弊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特别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如果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由于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查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会自然地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一条条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这种被对手激活的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团队管理也是这个样子。无论是传统型团队还是自我管理型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相互熟识,就会缺乏活力与新奇感,从而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简单厌倦、懒散、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急气氛。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到了肯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尊严,为了自我实现的内心满意。所以,当把鲶鱼放到一个老团队里面的时候,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队员迫于对自己力量的证明和对尊严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来的队员在业绩上超过自己。否则,老队员的颜面就无处存放了。 而对于那些在力量上刚刚能满意团队要求的队员来说,鲶鱼的进入,将使他们面对更大的压力,稍有不慎,他们就有可能被清出团队。为了连续留在团队里面,他们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更用功、更努力。 可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一条鲶鱼,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团队战斗力的重新爆发的。在这一方面,日本的本田公司就做得特别精彩,值得我们借鉴。 有一次,本田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觉很多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施工项目目标控制——投资控制监理措施(可编辑完整版).doc VIP
- 最新《童年》导读与训练(含答案) .pdf
- 脚部穴位图片面图文 .pdf
- 教师说课技巧及常见问题.pdf VIP
- 2025老年人健康膳食指南(精华版).pptx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pptx VIP
- 黑龙江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Q_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docx VIP
- (高清版)C-H-Z 3004-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pdf VIP
- Q_GDW 11612.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2部分:技术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