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线索,辨别明线暗线-2022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解析版).docx

分析文章线索,辨别明线暗线-2022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高分突破(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5讲 分析文章线索,辨别明线暗线 【考情梳理】 考查频率 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考考点。 常见题型 一般为简答题。 考查方式 (比较单一) 分析文章线索 【考点精讲】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体现,它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记叙文线索分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围绕人物的见闻感受或事迹展开故事情节。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围绕某一有特殊意义的事物组织材料。 (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叙事时不止写一个事件,主写的事件便是文章的核心事件,以此为线索带出次要事件。 (4)以时间为线索:按时间的推移组织材料,文中有明显的时间标志。 (5)以地点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文章层次,多见于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 (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2.线索的作用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文章通过记叙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串联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1)可以集中表现主题,因为主题是通过材料来体现的,材料又是由线索串联起来的,如果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主题的表现了; (2)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因为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索来串联,如果没有线索将事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画鲜明的; (3)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使文章形成整体。 设问形式 答题格式 作用 ①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指出线索是……,并概括围绕线索写了哪些事。 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③揭示主题。 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②本文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明线是……,写了哪些内容;暗线是……,写了哪些内容;好处是……。 小说明暗线交织,使得情节的发展脉络清晰,也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更深的挖掘。 【解题方略】 1.确定文章线索 (1)明确几条常见的线索:某个有意义的实物,某个中心事件,某个中心人物,时间、地点的转换,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等。 (2)关注文章的标题,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线索,或包含线索的因素。 (3)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或语句。 (4)关注文中的议论、抒情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往往隐含着文章的线索。 (5)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如明线和暗线相互交织,主线和副线相互交织。 2.按照线索梳理人物情感、概括故事内容 答题时要突出线索的作用,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即线索在情节叙述、人物刻画及情感抒发上的作用;二是结构方面,点明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说明线索是如何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 【典例剖析】 题型一:分析文章线索 【典例1】(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和那棵树 寇建斌 ①父亲把香椿树锯倒了。 ②先剃去枝杈,再锯断树干。女儿云到家时,树已躺在地上。院子空出一片,枝叶散落一地。云大喊:“爸,你怎么把树锯了?”父亲笑笑,不语,兀自打理着那已然不是树的木头。 ③树是父亲小时候栽的,与父亲的年龄相仿。一开春,就会冒出一树嫩芽,散发出醇厚浓郁的香气,灌满院子,灌满屋子,溢到村里村外。 ④到了谷雨这天,父亲就用绑了铁钩的竹竿摘香椿芽。云想爬到树杈上摘,父亲说树还小呢,撑不住。云想拿竹竿自己摘,父亲说小孩子手上没准呢,会把树弄疼的。云只能巴巴地抬着下颌看父亲摘。 ⑤阳光均匀地洒满枝头,香椿树顶着一头灿烂,随风在春日里摇着。父亲很小心,扳住芽头,手腕轻轻一抖,一苗嫩芽就飘落下来。云举着两只小手赶紧去接,嫩芽浮在手掌里,晶莹透亮,比花儿还漂亮。云将嫩芽擎到鼻尖,眯起眼睛,细闻,感觉那香气立时钻进了自己的身体,充盈在心里,肺里,脑袋里。父亲摘,云捡,待那洒满金色阳光的嫩芽都到了箩筐里,云便把一箩筐阳光抱进屋里。 ⑥这天的饭食里便有了云最爱吃的菜——香椿炒鸡蛋。金黄色的鸡蛋,翠绿色的香椿,杂糅在一起,很好看,也很好吃。云便把这一天当作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⑦香椿树很奇特,被剃光了头,就像理了发,很快又长出一茬嫩芽,接着又被剃一次。之后的叶子不香不嫩了,才属于它。许是因为每年要贡献两茬叶子,香椿远比臭椿树长得慢。臭椿的叶子闻着臭,连猪羊都不吃,树干却光滑,不像香椿满身伤疤般干裂,而且高大挺拔,站在香椿身旁,有种趾高气扬的傲慢。不过,论木质,臭椿松脱,不及香椿细密结实,难以派上用场。香椿站在矮处,并不仰视它,只安静地待在一隅,每年春天都奉献出新生命的嫩芽。 ⑧父亲剥去树皮,解了板,码好放起。次年开春,把铸、凿、刨、斧、锯全套把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