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萧友梅艺术歌曲《问》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doc

浅析萧友梅艺术歌曲《问》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萧友梅艺术歌曲《问》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浅析萧友梅艺术歌曲《问》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 ????????【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是西乐东渐的产物,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广泛传播,艺术歌曲的迅速发展也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萧友梅的音乐创作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通过萧友梅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和声功能和演唱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萧友梅先生的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艺术歌曲;和声功能;曲式结构;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艺术歌曲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20~40年代是进入发展的兴盛阶段,它既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又由于新文化运动而广泛传播。20世纪至今中国艺术歌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那么什么是艺术歌曲呢?艺术歌曲实际上就是音乐史上的一种特定体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而在我国则称之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这首由萧友梅作曲编配钢琴伴奏的《问》(易韦斋词)描述了当时在军阀混战的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榨,人们内心对军阀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歌词以含蓄的语句向当时的中国人民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的问题。作曲家以巧妙的问句形式开始,展开了对人生的思索,以舒缓的慢板、发散的音型、含蓄的律感唱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对当时国家沉沦、祖国局势动乱不安的担忧。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内心的苦闷彷徨,也反映出作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强烈不满又无以言表的心理。 ????????一、作品曲式结构特点 ????????萧友梅的艺术作品《问》的曲式结构是一段体结构,该曲调式为G大调,总共16小节,由四个乐句+尾声构成。音域为D—e1。 ????????(一)第一乐句(1~4小节) ????????歌曲一开始就运用了一个弱起(属功能向主功能进行),随后以一个附点推动了乐曲的发展,前半句“你知道你是谁”的结束因落在了Ⅲ级造成不稳定的音响效果,引出后半句“你知道华年如水”,但在后半句的开始,作曲家依旧运用了属功能弱起的方式,最后到主功能结束,这种和声功能进行的模式再加上设问式的歌词使歌曲的一开始就摄入人心,在当时社会动乱的年代背景下,却达到了人们开始思考和醒悟的目的: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当下。而“知道”和“谁”放在音乐的强拍上,形成抑扬格的旋律形态,加强了语气。 ????????(二)第二乐句(5~8小节) ????????这句是一个过渡句,为下一个功能句的出现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第二乐句的一开始,还是跟第一乐句一样用了属功能弱起到主功能的方式进行,此句“你知道秋声,添得几分憔悴?”,在“秋”字上出现了si—do—re—mi的上行音阶,紧接着按捺住的激动心情,由于对中国社会的现状愤慨却又无可奈何的焦虑心情。 ????????(三)第三乐句(9~10小节) ????????第三乐句“垂垂!垂垂!”虽然只有两小节,但是在整个歌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也把第二乐句所表达的愤慨却无可奈何的心情得到延续。旋律以下行的模式进行,最后以主音结束。不得不提的是,中间用到了足足一拍的休止,似乎作曲家在叹息。 ????????(四)第四乐句(10~13小节) ????????此乐句用到了三连音,在“江山”二字上做了着重记号,似乎压抑许久的心情终于得到了爆发,接着音乐的渐慢和减弱使得情绪低沉下来。此句“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同前三个乐句一样透露出无限的愤慨和叹息。 ????????(五)尾声(14~16小节) ????????依旧弱起的开头,力度却慢慢地弱了下去,“你想想啊,对,对,对。”从p的力度降到了pp,其中还运用了点缀式的休止音符,最后一个音落在主和弦上结束全曲,非常简单的音乐形态,却意义深刻。它是歌曲的主旨句,旋律简单,只用了主和弦的三个音的分解形式,一字一音,达到了“简单而内容丰富”的境界。把作曲家所想表现的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作品和声功能运用技巧 ????????作品《问》在和声安排运用方面采用规整简单的和声进行,反复交替使用Ⅰ级和弦和Ⅴ级和弦给人以沉稳的感受,在作品的一开始就用到了属功能弱起到主功能的手法,以强弱和附点节奏推动展开陈述进入音乐主题部分,以主导动机贯穿全曲,从本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和特点来看,这一直是萧友梅先生的惯用技法。萧友梅先生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加入了和弦外音的使用,整体的大多部分都采用了正常的和声进行。 ???

文档评论(0)

avvav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