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损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志向是前进的驱动力,计划是前进的路线图。 汽轮机损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xx热电厂有4台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其中#1、#2为哈汽生产的双抽凝汽器汽轮机,#3为北重生产的单抽凝汽器汽轮机,#4为北重生产的背压汽轮机。当汽轮机发生事故损坏后,不仅会发生厂用电中断事故,并且处理不当可导致事故扩大,甚至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表12—1 #1、#2汽轮机本体技术规范 项 目单位规 范项 目单位规 范型 号 CC-8.8.3/1.25/0.118主蒸汽压力MPa8.83型 式 高压、单缸、双抽、凝汽式主蒸汽温度℃535调节方式 喷嘴调节工业抽汽压力MPa1.28额定功率MW25供暖抽汽压力MPa0.118最大功率MW30排汽室压力Mpa(a)0.0047转 速r/min3000冷却水温℃20临界转速r/min1778冷却水量T/h5400频 率HZ50给水温度℃217油箱容积M311额定工况蒸汽流量T/h156主油泵出力L/min2800额定工况工业抽汽量T/h60主油泵出口压力MPa1.96额定工况供暖抽汽量T/h40主油泵进口压力MPa0.098最大工业抽汽量T/h100转 向 从机头看顺时针旋转最大供暖抽汽量T/h90表12—2 #3汽轮机本体技术规范 项 目单位规 范项 目单位规 范型 号 C25-8.83/1.275额定进汽量T/h152型 式 高压、单缸、单抽汽、单抽器、冲动式供热汽轮机额定调整抽汽压力MPa1.275±0.294(0.981-1.57)额定功率MW25额定调整抽汽温度℃303.8最大功率MW30进汽温度℃535+5-10额定转速r/min3000额定抽汽量T/h100转子旋转方向 从机头看顺时针旋转最大抽汽量T/h130转子一阶临界转速r/min1899排汽压力MPa0.0035转子二阶临界转速r/min4375额定排汽量T/h35.32汽轮机级数级19回热抽汽级数 2GJ+1CY+2DJ进汽压力MPa8.83给水温度℃222.3表12—3 #4汽轮机本体技术规范 项 目单位规 范项 目单位规 范型 号 B25-8.83/1.275额定进汽量T/h230型 式 单缸冲动式供热汽轮机进汽温度℃535+5-10额定功率MW25最大进汽量T/h280最大功率MW30额定排汽压力MPa1.275高加停用工况MW25额定排汽量T/h186.03额定转速r/min3000额定排汽温度℃289.57转子旋转方向 从机头看顺时针旋转配汽方式 喷嘴调节转子一阶临界转速r/min5000主油泵出口压力MPa1.96转子级数级9主油箱容量M311进汽压力MPa8.83额定给水温度℃220.6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供热、电网和设备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埋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基本原则。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见图12—1。 图12—1汽轮机损坏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图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现场应急指挥部组 长:厂长副组长:副厂长、副书记职 责:发生汽轮机损坏事故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全面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工作。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 任:副厂长成 员:各处室领导职 责:负责沟通情况和汇总信息,并及时向电厂应急指挥部或电厂领导汇报。3.2.2 现场设备隔离组组长:运行分场副主任成员:当班运行值长、各专业班组长(单元长)职责:熟悉汽轮机损坏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对应的相关设备、系统;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准确隔离汽轮机损坏事故所涉设备、系统和其动力源。 应急预案写作指要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以及附则、附录等内容。 1.总则 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 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 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

文档评论(0)

hhx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