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版语文八上《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导学案(精品).docVIP

2022年统编版语文八上《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导学案(精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1.流畅、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预习导学 1.写出正确汉字和读音。 征蓬〔 〕 萧关〔 〕 候骑〔 〕 燕然〔 〕 归yàn〔 〕 dū〔 〕护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3.诗句解释。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课堂探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说说首联的含义,它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词,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假设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 péng xiāo jì yān 雁 都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1〕乘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典属国已过居延。 〔2〕飘飞的蓬草也走出汉塞,北归的大雁正翱翔云天。 〔3〕沙漠中烽烟直上,无黄河上落日浑圆。 〔4〕到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课堂探究 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远行之人。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这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4. 这是用典,东汉的窦宪在燕然山取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1、能积累“诚、命、戒、正、由、淫、移、屈〞等文言词语,并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3、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开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2、背景资料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编著的。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是《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自主学习】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尝试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合作探究】 一、积累重点的文言词汇,如“诚、大丈夫、命、焉、戒、正〞等〔要求用红笔在课文中圈出来,并用铅笔写出解释〕 二、翻译以下重点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组内自由翻译其他句子〕 1、居天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6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