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版语文八上《唐诗五首黄鹤楼》导学案(精品).docVIP

2022年统编版语文八上《唐诗五首黄鹤楼》导学案(精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鹤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3.在赏析根底上,体会诗中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名胜的思感情。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 本诗选自《全唐诗》,崔颢(hào)〔?—754年〕,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其《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有《崔颢集》。 诗人崔颢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首《黄鹤楼》。 3黄鹤楼相关知识 〔1〕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2〕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那么楼运盛〞之说。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事后对崔颢的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风格。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预习导学 1.填空题。 《黄鹤楼》作者游历到湖北武昌,登临 ,泛览眼前景物, ,诗兴大发,脱口而出这首 之作。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3.诗句解释。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课堂探究 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2.诗人写了黄鹤楼前怎样的美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是什么勾起了诗人胸中的思乡之愁?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比拟与《黄鹤楼》的感情异同?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鸳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黄鹤楼 即景生情 吊古怀乡 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1〕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徒然留下一栋黄鹤楼在此地。 〔2〕黄鹤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白云千年以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 〔3〕晴天里,汉阳一带原野上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草木 〔4〕黄昏时分在暮色中望向远处,看不清故土在何处,远方江上苍茫的江波让人发愁。 课堂探究 1.“愁〞字。 2.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树绿草茂,好一派山河美景。 3.落日。 4.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1、能积累“诚、命、戒、正、由、淫、移、屈〞等文言词语,并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3、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开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分,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2、背景资料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编著的。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是《滕文公下》和《告子下》。 【自主学习】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6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