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与工匠精神 文化长廊 .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百年老店与工匠精神 文化长廊 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流行的德国姓氏有什么共同点?——在德语里,它们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从中世纪开头,教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就成为德国人的职业常态。时移势易,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今日,德国经济结构中30%为创造业,假如算上出口,工业创造几乎占领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德国人对造物的偏爱融入了文化传统。早在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人们无需遵从教会命令,靠自己辛勤劳作也可获得救赎。这种思想对德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上半叶,德国作家路德维希·蒂克在他的小说《青年木匠师傅》中,借木匠莱恩哈特的话表达了市民阶层对手工业的青睐:我总是想让人们的日常用品既有用又美观,这样有教养的人就不用再添置别的东西了,我为此感到荣耀。 造物不是闭门造车。各行各业都有行业协会。工业化开头后,行业协会牵头各方设立小学,开展职业培训。工人一边上学,一边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元制职业教导。技工不懈努力,最高可获得“工业大师”称号。“工业大师”证书既是对技艺的认可,也是荣誉的象征。可以说,职业教导不仅培养了技术工人,而且使社会阶层流淌越发平稳有序。 理解德国社会经济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家族企业”。全德350万个企业中,90%由家族经营。德国最大的100家家族企业,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皆是名不虚传的百年老店。笔者前段时光访问了德国最古老的私人银行之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迈世勒银行。这家银行饱经惊涛骇浪,却每每化险为夷。银行现任掌门人弗里德里希·冯·迈世勒说,他们的祖训是“欲速则不达”,即稳健第一、速度其次。 迈世勒先生的话道出了德国百年老店胜利的阅历之谈,即不盲目求快,不浮不殆,关注精益求精,久久为功。就像一个在放大镜下组装手表的老匠人一样,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不是手表花样的翻新,而是走时越发精确、零件越发精细、质量越发精良。固然稳健不意味着守旧。德国的家族企业平均将销售额的4。6%投入研发。按照欧洲专利局统计,德国的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 百年老店保持活力也离不开政府扶持。笔者曾采访过科隆的法里纳香水工厂。这里生产世界上历史最久的香水品牌科隆香水(又称古龙水)。法里納是意大利人,18世纪初跑到德国创业,主要缘由就是当地严格的商标庇护法律,让法里纳不必成天同假冒伪劣纠缠。二战后德国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打击垄断、鼓舞竞争。政府还出台一整套法律鼓舞家族企业进展。 人们经常用“严谨”“仔细”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创造业和家族企业。其实,德国人也是在举行“德国创造”的过程中被重塑。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档评论(0)

张小只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内蒙古锦信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50923MA0Q5L6F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