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菌物界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 数量少,现存约500种,分3纲。 营养体为裸露的原生质团(plasmodium),多核或单核,无细胞壁,作变形虫状运动—变形体(amoeboid body)。分割后可正常生活。 无性生殖时形成子实体,具纤维素质外被并分隔,产生具有纤维素壁的有丝分裂孢子,萌发后形成粘变形体或鞭毛细胞。 单倍体,没有有性生殖。但可进行同宗或异宗的胞质融合。 第十五章 粘菌、真菌和地衣 第二节 真菌门 一.主要特征 形态结构 单细胞(如:酵母菌)。 菌丝体mycelium:由菌丝hyphae构成,低等种类菌丝无隔(多核体,如:水霉);多数种类为有隔(多细胞)菌丝体,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隔膜端壁有各式孔道。 各式孢子萌发—营养体(菌丝、根状菌索、菌核、子座)—子实体(最终完成有性生殖过程) 细胞壁:除少数种类有纤维素细胞壁外,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由几丁质构成。 原生质体:461页图15-5。 营养方式—异养 腐生(saprophytism) 寄生(parasitism) 共生(symbiosis) 低等植物小结 生活环境—水生或湿生。藻类?真菌?地衣? 植物体形态、结构: 原植体。单细胞-群体-丝状体(不分枝或分枝)、叶状体、多核体-假组织体。形态多样。 营养体结构简单,无组织分化(缺乏分生组织、维管组织等) 。 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构成,缺乏营养细胞构成的外被。无胚。 生活周期: 类型多样。 生殖方式多样,同配、异配、卵式生殖,接合生殖。 常见的毒蘑菇 白刺头鹅膏 鹅膏 灰褐小鹅膏 鹅膏属 Amanita 黄伞 毒红菇 常见的毒蘑菇 毒粉褶菌 常见的毒蘑菇 毒蝇鹅膏菌 裸盖菇素 裸盖菇 常见的毒蘑菇 未发现有性生殖的真菌—半知菌(imperfect fungi),占现已定名真菌的40%以上。 有隔菌丝构成,子实体不发达。 无性生殖发达,多产生各类分生孢子。 多为寄生菌。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第十五章 粘菌、真菌和地衣 第二节 真菌门 腐生菌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陆生环境的清道夫。 腐生、共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寄生菌多为病原菌,导致动植物疾病。 食用菌新种质资源不断涌现(双孢菇、茶树菇、海鲜菇、白灵菇等等)。 药用真菌发展潜力巨大,真菌、地衣已经成为开发新药的主要对象之一。 三. 生态和经济价值 第十五章 粘菌、真菌和地衣 第二节 真菌门 长在上枝落叶层上的橙盖伞 长在白桦树干上的多孔菌 长在落叶松树干上的多孔菌 草原上的蘑菇圈 草地上的鹅膏群落 2008年10月摄于南外环校区宿舍区 菌根(mycorrhiza)—是植物根系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包括: 外生菌根(ectotrophic mycorrhiza)—菌丝不进入根的细胞,包在根表面或穿行于细胞间隙。有类似根毛的功能,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常见于松科、壳斗科。 内生菌根(endotrophic mycorrhiza)—菌丝进入根的表皮或皮层细胞,形成丛状分枝,能加强吸收,促进根内物质运输。如核桃、柑橘、桑、杨树、兰科植物的菌根。 内外生菌根(ectendotrophic mycorrhiza)—苹果、柳树等。 经过近年来研究已经发现2000多种木本、草本植物具有菌根,许多植物依赖菌根吸收养分,对于在瘠薄生境造林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态系统的改良成为生态恢复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 外生菌根 内生菌根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也称AM真菌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类专性共生菌。AM菌根侵染到宿主根部形成椭圆形泡囊,还将菌丝伸延到土壤中去,从而扩大了吸收面,帮助宿主吸收磷、钾、硫、钙、锌、铁、铜等营养元素及水分,使宿主的产量增加和品种提高。最近又发现AM菌根对重金属的”解毒”功能及其他抗逆作用。 AM菌根至今尚未获得纯培养,莱阳农学院菌根生物技术实验室已获得5个高效菌种(株),主要有Glomusmosseae32;G.versiforme;Gigasporamargarita等。 以AM 真菌的形态和发育为基础 , Morton 和 Benny (1990)提出了球囊霉目的分类系统。 泡囊丛枝(vesicular arbuscular,VA)菌根是一种最常见的内生菌根,其真菌菌丝体可侵入植物细胞组织内部,在根部的皮层区产生真菌的构造,孢内菌丝体呈泡囊状(Vesicular)和丛枝状(Arbuscular) 。 应用:侵染了VA菌根的植物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