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儒家文化与当代职业素养——以?论语?为中心;授课大纲;一、传统思想与儒家文化;儒学〔理学、道学〕——入世
道家〔玄学、道教〕——避世
佛教〔禅学、禅宗〕——出世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社会
自然
人心;明朱载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
佛教见性,道教保命,
儒教明伦,纲常是正……
毋患多歧,各有所施。
要在圆融,一以贯之。
三教一体,九流一源,
百家一理,万法一门。;嵩山少林寺碑刻画像;关于九流十家
据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
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小说家〔不入流〕;2、儒家文化传统
入门途径——由小学到大学
小学:童蒙之学。〔人格培养、识文断字〕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那么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论语·学而第一?:“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三字经?;大学:即大人之学,即如何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必修之学。具体说是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礼记?中有?大学?篇,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人格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安邦治国的关系。与?中庸? ?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与“五经〞并列为儒家重要典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关于孔子和?论语?
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
哲人、思想家:影响深远。
君子、道德家:高尚的人。
官员、政治家:很失败。
老师、教育家:好先生。;班固?汉书?艺文志? :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二、儒家文化与职业素养;?论语?颜渊第??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哀公问曰:何为那么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那么民服;举枉错诸直,那么民不服。〔注:本课件凡未注明出处者,皆选自?论语?〕
?论语?雍也第六?: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此所谓“不能〞,当即不能知人也。如?吕氏春秋?审分?所说:“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案例】?史记?管晏列传?: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迷乎情、惑于利,非知者。
?论语?颜渊第十二?: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勿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第九? 〕
【案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那么不达;见小利那么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第十三?〕;【案例】?论语?子路第十三?: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那么民莫敢不敬;上好义,那么民莫敢不服;上好信,那么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那么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同上〕;【案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