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41例临床医学.doc

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41例临床医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41例临床医学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41例临床医学 1 1 临床资料 1 2 讨 论 3 文2: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临床医学 5 参考文摘引言: 7 原创性声明(模板) 8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41例临床医学 文1: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41例临床医学 Pilon骨折是由于轴向应力造成的胫骨下1/3涉及穹隆部的关节内骨折,约占胫骨骨折的1%~10%[1]。由于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及胫前软组织微循环较差,导致治疗困难和预后不良。本院自1992年8月至2005年10月收治Pilon骨折41 例,经随访疗效满意, 总结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41 例,男29 例,女12 例;年龄16~67 岁,平均 岁。致伤原因: 交通 事故伤22 例,高处坠落伤13 例,跌倒扭伤6 例。合并伤:颅脑损伤4 例,脊柱损伤2 例,胫骨平台骨折1 例。依RuediAllgower分型[2],Ⅰ型9 例,Ⅱ型24 例,Ⅲ型8 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 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1 例。 治疗方法 本组13 例行非手术治疗,5 例损伤较轻的Ⅰ型骨折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4 例损伤较重的Ⅰ型骨折及4 例合并颅脑损伤的Ⅱ型骨折患者,采用跟骨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6~8周。手术治疗28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 h~14 d,平均6 d。手术在软组织肿胀形成前或跟骨牵引软组织肿胀消退后进行,其中7 例损伤较轻的Ⅱ型骨折行螺钉和/或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石膏托固定6周以上;对13 例损伤较重的Ⅱ型骨折和2 例Ⅲ型骨折采用支撑钢板行坚强内固定;其余6 例Ⅲ型骨折则在螺钉和/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基础上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其中1 例同时行血管、神经探查吻合术。以上治疗均设法恢复踝关节胫骨面平整,以保持踝穴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治疗结果 本组41 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年。临床疗效参照Helfet提出的评定标准[3]分为优、良、差3级。优:无痛,无畸形,X线片关节恢复正常,无关节强直;良:高强度活动和运动时疼痛,无畸形,X线片示关节轻度异常,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差:行走时疼痛,跛行,放射学和外观明显畸形,活动范围少于正常的50%。本组治疗后41 例中有32 例达良好以上标准,总优良率78%。非手术组13 例,其中优良10 例,优良率%;手术治疗组28 例,其中优良22 例,优良率%。胫距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的骨折疗效优良率为%。术后并发软组织感染5 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 例,骨折延迟愈合11 例,不愈合3 例。 2 讨 论 胫骨下端受到高能量轴向暴力和旋转暴力的复合性损伤,出现波及踝关节的胫骨下1/3骨折,即Pilon骨折。凡经踝部的轴性暴力损伤病例,出现踝部肿胀伴下肢短缩畸形者,应考虑Pilon骨折的可能。X线检查可明确胫骨远端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诊断,CT检查可显示骨折的细微情况,包括距骨及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情况。对Pilon骨折应用最广泛的是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指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劈裂骨折,无关节面移位;Ⅱ型指关节面有移位,但关节面或干骺端上方无粉碎骨折;Ⅲ型指骨折累及胫骨关节面,关节软骨和干骺端有粉碎[2]。本组病例全部采用RuediAllgower分型并用之指导 治疗 方法的选择。Pilon骨折的治疗是骨科领域的一个难题,传统上多采用保守治疗,即手法复位后跟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但石膏固定不利于维持患肢的长度和关节的活动,跟骨牵引对恢复胫骨长度是可行的,但对于Ⅱ、Ⅲ型骨折由于关节囊及踝部韧带的撕裂,很难靠韧带的张力来达到解剖复位。本组治疗中,仅对5 例患肢无短缩且软组织损伤较轻的Ⅰ型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4 例软组织损伤较重的Ⅰ型骨折则采用跟骨牵引复位后,石膏托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在跟骨牵引中可早期活动踝关节,易于处理伤口及创面,有利于软组织损伤的恢复,缺点是固定时间长,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目前多主张采用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可提前解除外固定、早期功能训练,提高疗效。对4 例合并颅脑损伤的Ⅱ型骨折患者,因抢救生命、积极治疗合并症,不宜早期手术。先行跟骨牵引治疗,手术时机成熟后因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而改行牵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但其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块难以靠牵引达到解剖复位,且因长时间外固定,不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经治疗后随访,4 例病人中有3 例出现患肢肿痛、畸形等,给工作及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对不稳定的Ⅱ、Ⅲ型骨折,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应根据其骨折类型和受伤条件选

文档评论(0)

agui1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